第774章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2 / 2)

加入书签

当时社会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正直之士因不擅逢迎而遭受冷落,而谄媚之徒却凭借花言巧语获取利益和权势,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风气的败坏。

4.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解析:“宿昔”指过去、往昔,表明诗人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着某种信念。“秉心誓”即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显示出诗人对自己所认定的理想和原则的忠诚与执着。“灵明”可理解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充满智慧与光明的境界,或许与道家追求的神灵或内心的清明之境相关。“将见期”表达了诗人期望能够与这种灵明之境相遇、契合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在现实困境中对精神解脱和超越的渴望,试图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找到寄托和归宿。

5.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解析:“丹丘”在古代神话和道家文化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代表着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仙境。“愿从丹丘驾”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中驾车遨游,远离尘世的纷扰。“华池”同样是仙境中的意象,传说华池之水具有神奇功效。“长弄华池滋”描绘诗人渴望长久地赏玩华池的仙水,享受仙境的滋养,沉浸在这种美好的境界中。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仙境生活的向往,在那里,他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和不公,实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句译

1.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在这虚幻缥缈、模糊不清的世间,是非对错究竟该归向何处呢?

2.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那些所谓的大道理常常无法得到验证,就像金与火的变化一样,总是这般难以捉摸。

3.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正直敢言的人缺少柔顺讨好的容貌,阿谀奉承之辈却总有许多美妙动听的言辞。

4.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往昔我就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期待着能与那超凡的光明之境相遇。

5.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我希望能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驾车遨游,长久地赏玩华池的仙水,享受它的润泽。

全译

在飘忽迷茫的状态之中,世间的是非对错到底该去往何处、如何判定呢?

那些高深的道理常常难以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就如同金与火的变化,总是如此捉摸不定。

正直豪爽敢于直言的人,往往缺少谦恭柔顺的容貌,而姿态柔媚善于讨好的人,却总有许多美妙动听的言辞。

过去我一直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期待着能与那超凡脱俗、充满智慧光明的境界相遇。

我渴望能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中驾车遨游,长久地赏玩华池中的仙水,享受它的润泽滋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