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江淹《横吹赋》(4 / 7)
进一步强调其感染力。
15.美人恋而婵媛,壮夫去而踯躅。
-解析:以美人眷恋不舍、情意缠绵,壮士离去时徘徊不前,表现横吹乐不仅能触动士兵的情感,也能让听闻的人产生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从侧面进一步强调横吹乐具有强大的情感共鸣作用,无论男女,都能被其打动。
16.故感魂伤情,获赏弥倍。所以韵起西国,响流东都。浮江绕泗,历楚传吴。
-解析:总结横吹乐能感动灵魂、伤人情思,因而获得极高的赞赏。它的韵味起源于西方,声响流传到东都,在长江、泗水流域传播,历经楚地、吴地。此句阐述横吹乐因独特的情感感染力而广泛传播,展现其在不同地域的影响力,反映出当时文化交流的现象。
17.故函夏以为宝饰,京关以为戎储。至于贝胄象弭之威,织文鱼服之容。
-解析:说明横吹乐在国家中的地位,被中原地区视为珍贵的装饰,在京城和边关被作为军事储备的一部分。接着提到戴着贝饰的头盔、象牙装饰的弓,以及有花纹的战袍和鱼皮制的箭袋,描绘出军队的威武装备,暗示横吹乐与军队的紧密联系,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军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鄞山锡刃,耶溪铜锋,皆陆断犀象,水斩蛟龙。
-解析:列举鄞山的锡制刀刃、耶溪的铜制锋刃,形容这些兵器极为锋利,在陆地上能斩断犀象,在水中能斩杀蛟龙。通过对兵器锋利程度的夸张描写,展现出军队装备的精良,同时从侧面烘托出横吹乐所代表的军事力量的强大。
19.载云旗之逶迤,扈屯骑之溶溶。啾寥亮于前衡,嘒陆离于后阵。
-解析:描绘军队出征的场景,车上插着长长的云旗,簇拥着众多的骑兵。横吹乐在前锋处嘹亮地吹奏,在后卫阵中声音错落有致。此句通过对军队阵容和横吹乐在军中演奏位置及效果的描写,展现出横吹乐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它能为军队增添气势,协调行军节奏。
20.视盼眩而或近,听嘹嘈而远震。奏白登之二曲,起关山之一引。
-解析:描写士兵们观看军队阵容时感到眼花缭乱,横吹乐的声音响亮嘈杂,能传至远方。又提到演奏《白登》《关山》等曲调,这些曲调通常与边塞战争、征人思乡等情感相关,进一步强化横吹乐所承载的边塞、战争相关的情感内涵,引发人们对战争场景和征人情感的联想。
21.吐哀也,则琼瑕失彩;衔乐也,则铅垩生润。
-解析:当横吹乐吹奏出哀伤之情时,美玉都会失去光彩;当它传达欢乐之情时,普通的铅粉和白土也会变得温润。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突出横吹乐情感表达的强烈,无论哀伤还是欢乐,都能给人带来深刻的感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2.采菱谢而自罢,绿水惭而不进。代能识此声者,长灭淫而何吝。
-解析:《采菱》等其他乐曲因横吹乐的出色而自惭形秽,绿水仿佛也因横吹乐而羞愧得不再流淌。最后指出能听懂横吹乐的人,会长久地消除过度的欲念,毫不吝惜。此句通过与其他乐曲对比,再次强调横吹乐的卓越,同时暗示其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提升了横吹乐的文化价值。
句译
1.骠骑公以剑卒十万,御荆人于外郊。铁马烦而人耸色,彩旄耀而士衔威。军容有横吹,仆感而为之赋云:
-翻译:骠骑公率领十万持剑的士卒,在城外抵御荆地的敌人。披甲的战马嘶鸣奔腾,人们神情紧张严肃,彩色的旌旗耀眼夺目,士兵们充满威严。军队中有横吹这一乐器,我有所感触,因而作此赋:
2.北阴之竹兮,百尺而不见日。石硿砻而成象,山沓合而为一。
-翻译:北方背阴处的竹子啊,高达百尺却不见阳光。石头经过雕琢形成各种形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