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江淹《横吹赋》(3 / 7)

加入书签

句将环境与横吹乐器建立联系,表明独特的环境赋予竹子独特的品质,从而能产生非凡的乐音,引出下文对横吹乐音的具体描写。

7.于是带以珉色,扣以琼文。润如沉水,华若浮云。赤绶紫驳,星含露分。

-解析:描写制成后的横吹乐器的外观。用珉玉般的色泽装饰,刻有美玉般的纹理,温润如同沉香木,华丽好似浮云。乐器上系着红紫相间的丝带,如同星辰含露般分明。通过对乐器材质、色泽、装饰的细致描绘,展现出横吹乐器的精美华丽,暗示其音质也应与之相称,为下文写乐音做铺垫。

8.其声也,则鞅郁有意,摧萃不群。超遥冲山,崎曲抱津。

-解析:开始描述横吹乐的声音。“鞅郁有意”赋予乐声以忧郁深沉的情感,仿佛它有着自己的思绪;“摧萃不群”强调乐声出众,与众不同。“超遥冲山,崎曲抱津”,乐声超越遥远,冲向山峦,又曲折环绕在渡口,通过对乐声传播路径的想象,表现出乐声的悠扬、灵动与雄浑,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乐声在广阔空间中的回荡。

9.緜幂顺序,周流衔吕。故西骨秦气,悲憾如怼;北质燕声,酸极无已。

-解析:“緜幂顺序,周流衔吕”描绘乐声连绵不断,合乎音律,循环往复。“西骨秦气,悲憾如怼”说明乐声带有西部秦地的气质,蕴含着悲伤遗憾,仿佛饱含着深深的怨恨;“北质燕声,酸极无已”表明乐声具有北方燕地的特质,极其酸楚,令人哀伤不已。此句通过地域文化特色来丰富乐声的情感内涵,展现出横吹乐能传达出不同地域风格的哀伤之情。

10.断绝百意,缭绕万情。吟黄烟及白草,泣虏军与汉兵。

-解析:进一步强调横吹乐的情感力量,它能断绝各种思绪,萦绕万千情感。乐声如吟唱着黄烟与白草,让敌军与汉军都为之哭泣。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横吹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无论敌我,都被乐声中蕴含的悲伤所触动。

11.于是海外之云,处处而秋色;河中之鴈,一一而学飞。素野黯以风暮,金天赩以霜威。

-解析:描绘横吹乐响起时的自然景象。海外的云朵,处处呈现出秋色;河中的大雁,一只一只地学着飞翔。素淡的原野在暮风中显得黯淡,秋天的天空因霜威而呈现出赤色。通过描写秋天的云、雁、原野、天空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空旷、萧瑟、略带凄凉的氛围,以景衬情,进一步烘托出横吹乐所带来的哀伤情感。

12.衣袂动兮雾入冠,弓刀劲兮马毛寒。五方军兮出不及,杂色骑兮往来还。

-解析:描写军中场景。士兵们的衣袖飘动,雾气进入冠冕;弓刀强劲,马毛因寒冷而耸立。来自五方的军队行动迅速,各种颜色的骑兵往来穿梭。此句展现出军队的行动状态,在寒冷、雾气弥漫的环境中,军队的活动充满紧张感,同时也暗示横吹乐在这样的军事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下文写其对军队的影响做铺垫。

13.旃如云兮帜如星,山可动兮石可铭。功一竖兮迹不夺,魂既英兮鬼亦灵。

-解析:继续描写军队场景,军旗如云,旗帜如星,其气势仿佛能撼动山峦,让石头都可铭刻功绩。一旦建立战功,事迹就不会被磨灭,士兵们灵魂英勇,死后的鬼魂也会显灵。此句展现出军队的强大气势和士兵们建立功勋的决心,同时暗示横吹乐能激励士气,与军队的荣耀和精神紧密相连。

14.奏此吹兮有曲,和歌尽而泪续。重一命而若烟,知半气之如烛。

-解析:当演奏横吹曲时,应和的歌声结束后,泪水却接连不断。士兵们珍视生命如同轻烟,深知生命如同蜡烛般脆弱。此句突出横吹乐对士兵情感的触动,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感慨,在战争的背景下,横吹乐唤起了士兵们对生命无常的认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