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临高台篇》(1 / 5)

加入书签

鼓吹铙歌十五首?临高台篇

何承天

临高台,望天衢,

飘然轻举,陵太虚。

携列子,超帝乡。

云衣雨带,乘风翔。

肃龙驾,会瑶台。

清晖浮景,溢蓬莱。

济四海,濯洧盘。

伫立云岳,结幽兰。

驰迅风,游炎州。

愿言桑梓,思旧游。

倾霄盖,靡电旌。

降彼天涂,颓窈冥。

辞仙族,归人群。

怀忠抱义,奉明君。

任穷达,随所遭。

何为远想,令心劳。

……

赏析:

《临高台篇》以奇幻的想象与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现实又回归现实的诗意空间,在展现道家仙境之美与自由的同时,表达诗人对现实政治与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一、奇幻开篇:向往超凡之境

1.“临高台,望天衢”:诗歌开篇描绘诗人登上高台,仰望天空的道路,“临”“望”二字勾勒出诗人置身高台、极目远眺的画面,“天衢”指天空广阔道路,既实指天空,又象征通往超凡境界的途径,引发读者对诗人所思所往的好奇,为全诗奠定超脱尘世的基调。

2.“飘然轻举,陵太虚”:诗人想象自己轻飘飘飞升,凌驾于天空之上,“飘然”“轻举”描绘飞升姿态轻盈、自在,“陵太虚”则突出超脱尘世、进入虚幻天空的意境,展现对自由与超凡境界的向往,开启奇幻想象之旅。

二、仙界遨游:逍遥自由之美

1.“携列子,超帝乡。云衣雨带,乘风翔”:诗人幻想与列子同行,超越帝王所在之地,列子在道家文化中以御风而行闻名,与列子携手,强化自由超脱氛围。“云衣雨带,乘风翔”进一步渲染仙界遨游之美,以云为衣、以雨为带,乘风翱翔,展现无拘无束的自由,描绘出空灵、奇幻的仙界画面,传达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憧憬。

2.“肃龙驾,会瑶台。清晖浮景,溢蓬莱”:诗人恭敬驾驭龙车,在瑶台与仙人相会,“肃”字增添庄重感,“瑶台”“蓬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仙境,充满神秘与美好。“清晖浮景,溢蓬莱”描绘蓬莱仙境中清朗光辉与浮动光影交相辉映、充盈四溢的景象,营造出祥和、美妙的仙界氛围,表达对仙界美好生活的向往。

3.“济西海,濯湖盘。伫立云岳,结幽兰”:继续叙述仙界游历,渡过西海,清洗湖盘,“济”“濯”体现行动的自由与洒脱。“伫立云岳,结幽兰”描绘诗人站在云间山岳系结幽兰的画面,“云岳”凸显所处环境高远,“幽兰”象征高洁品格,暗示诗人在仙界保持高尚品性,深化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4.“驰迅风,游炎州”:诗人乘着迅风飞驰,游历炎州,“驰”“游”展现速度与自由,“炎州”增添神秘色彩,表明在仙界可自由穿梭不同地域,享受逍遥自在的游历,强化对自由无羁生活的渴望。

三、回归现实:忠君与达观

1.“愿言桑梓,思旧游”:诗人思绪从仙界拉回现实,思念故乡与旧日游伴,“桑梓”代表故乡,这一转变体现对现实世界情感的珍视,表明无论仙界如何美好,现实中的情感纽带难以割舍,使诗歌在奇幻之余,增添人间温情。

2.“倾霄盖,靡电旌。降彼天涂,颓窈冥”:诗人描绘从仙界返回人间的情景,倾倒云霄般车盖,挥动闪电般旗帜,沿着高天路途降下,陷入深邃幽暗。通过对返回过程的描写,营造出从仙境回归现实的落差感,象征从超凡自由状态回到现实世界。

3.“辞仙族,归人群。怀忠抱义,奉明君”:明确表达辞别仙人群体,回归人间,决心怀着忠心与义节侍奉圣明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