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成公绥《琵琶赋》(6 / 9)

加入书签

箫管等竹制乐器也都屏住气息。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烘托出琵琶音乐的强大吸引力和表现力,其他乐器在琵琶演奏时都黯然失色,突出琵琶在众多乐器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33.王豹辍讴,韩娥止唱。

-解析:王豹和韩娥都是古代着名的善歌者,这里说他们停止歌唱,同样是从侧面衬托琵琶音乐的美妙,连着名的歌唱家都被琵琶音乐吸引而停止演唱,进一步强调琵琶音乐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能够征服最优秀的歌手,突出琵琶音乐在声乐艺术领域的卓越地位。

34.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解析:“天吴”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王乔”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句说水神天吴在深渊中踊跃,仙人王乔拨开云彩而下坠,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想象,形象地表现出琵琶音乐的神奇魅力,连神话中的神灵和仙人都被吸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琵琶音乐具有超越现实的感染力。

35.舞干戚于广庭,八音克谐而不悖。

-解析:人们在宽广的庭院中手持干戚翩翩起舞,各种乐器演奏和谐而不冲突。描绘出一幅欢乐、和谐的音乐舞蹈场景,展示琵琶音乐能够带动氛围,使各种艺术形式和谐共处,共同营造出一种盛大而美好的艺术氛围。“舞干戚”体现了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展示出音乐对人们行为和情感的激发作用;“八音克谐而不悖”强调琵琶在与其他乐器共同演奏时,能够协调一致,进一步突出琵琶在音乐合奏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营造的和谐音乐效果。

36.是以知音之士,莫不敛衽而仰叹。

-解析:“是以”表示因果关系,正因琵琶音乐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所以那些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没有不整理衣襟、恭敬地仰着头发出赞叹的。“敛衽”这一动作表现出知音之士对琵琶音乐的敬重,“仰叹”则直接体现出他们内心的惊叹,从知音者的反应这一角度,再次强调琵琶音乐的非凡之处,说明琵琶音乐能够得到专业、有素养的听众的高度认可。

37.佥称美而赞善。

-解析:“佥”表示都、皆,这里指所有的知音之士都称赞琵琶音乐的美妙和出色。此句简洁明了地总结了知音之士对琵琶音乐的一致好评,强化了琵琶音乐在音乐鉴赏领域所获得的赞誉,突出琵琶音乐在当时音乐界的崇高地位。

38.伶伦之伎,伯牙之巧,《阳春》《白雪》,非此莫贤。

-解析:作者将琵琶音乐与伶伦的精湛技艺、伯牙的高超琴艺以及《阳春》《白雪》这样的经典高雅音乐相提并论,认为琵琶音乐与它们相比毫不逊色。伶伦是传说中制定音律的人,代表着音乐技艺的源头和极高水准;伯牙以琴艺高超、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闻名;《阳春》《白雪》则象征着高雅音乐的典范。通过这种对比,再次强调琵琶音乐无论是在演奏技巧还是艺术水准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进一步凸显了琵琶音乐的卓越不凡。

39.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解析:“其”指代琵琶音乐,此句总结全文,指出琵琶音乐感动人和触动万物的力量大概也是很宏大的。这是对琵琶音乐感染力的高度概括,从对人(知音之士的赞叹)、对其他乐器(金石匏竹停止发声)、对神话角色(天吴、王乔的反应)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全面地体现出琵琶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再次强调琵琶音乐在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方面的卓越成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句译:

1.余少好音声,雅好琵琶。

我年少时就喜爱音乐,特别钟情于琵琶。

2.每观其构造,察其廉肉,参详其风声,仿佛其古象,信可谓德协雅颂,声和阴阳者也。

每当观察琵琶的构造,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