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火种不拜天只认手上的茧(1 / 3)
春风拂过商洛山,吹得路旁的树木沙沙作响。
兵部员外郎裴行俭,此刻正眉头紧锁。
他奉旨巡查南线炉具放情况,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谁知越往下走,这心里就越没底。
“这他娘的,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盘?”
在一处山道拐角,他勒住了缰绳。
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坐在一个石台上,用黑黢黢的炭条在麻纸上涂涂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
裴行俭好奇心起,翻身下马,凑了过去。
“画什么呢?”
他随口问道,语气尽量显得和蔼。
孩子们见来了个当官的,先是一愣,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继续埋头苦画。
其中一个胆大的,抬起头,咧嘴一笑,露出几颗豁牙:“画暖师傅呢!
俺们要学‘起焰三式’!”
裴行俭定睛一看,只见麻纸上画的,竟然是将周哑子那几招标志性的手势拆解开来,分步骤图解。
旁边还用稚嫩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写着口诀:“左手封风,右手引流,三叩通芯。”
“这周哑子,不是个聋哑铁匠吗?什么时候成了‘暖师傅’了?”
裴行俭心中疑惑更甚。
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每张图背后,都印着一个编号,以及一个学堂的地址。
那地址,他再熟悉不过了——正是民生司的密档中,详细记录的“标准教学模本”
的存放地点!
“娘的,这哪是什么民间自?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推广这些炉具技术!”
裴行俭倒吸一口凉气,心中警铃大作。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装作若无其事地问道:“这些都是谁教你们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崔琰先生!
崔先生可厉害了,她说这叫‘科学’,学会了烧火做饭都更快!”
崔琰?裴行俭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他环顾四周,山风吹过,树影摇曳,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秘密。
他知道,自己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情。
“看来,这趟差事,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啊!”
他翻身上马,不再停留,扬鞭而去。
他必须尽快将这些情况汇报给上面,让那些老家伙们好好看看,这李承乾到底在搞什么鬼!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广州,崔琰正忙得焦头烂额。
她主持的炭窑升级试点,进展还算顺利,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这不,刚收到一封从岭南十三村联名送来的飞鸽急信,差点没把她气笑了。
信上说,这十三个村子的乡老们,一致决定要建一座“暖师傅祠”
,用来供奉沈六郎,感谢他为他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胡闹!
简直是胡闹!”
崔琰气得直拍桌子,“这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还得了?今天塑他沈六郎,明天是不是就要塑李承乾了?这不成了搞个人崇拜了吗?”
她连夜召集乡老们开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各位叔伯,各位父老乡亲,我知道大家是出于好意,想要感谢沈六郎。
但是,这种搞个人崇拜的事情,绝对不能搞!
我们搞技术革新,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造神!”
乡老们面面相觑,显然不太理解崔琰的意思。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大家的一片心意白费了吧?”
一个老者小心翼翼地问道。
崔琰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这样吧,我们改‘暖师傅祠’为‘轮讲堂’。
每个月由不同的村子推举一名少年,到讲堂上给大家讲授技术。
谁讲得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