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郑大器(2 / 4)
‘大器免成’一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诨号。
郑直全当耳旁风,郑虤如今在他眼里,不过是个累赘;至于赵耀庆,还不如郑虤呢。
三年前还在隆兴观时,有一次他跟着陈守瑄进府城参加故衣会,遇到了一个被人用假漕白银骗了的京师木材商人。
出于义愤,郑直动郑家在真定卫积攒的人脉,帮助那个京师木材商人的找回了被骗财物。
只是因为骗子拐弯抹角和真定卫右所的几个百户沾亲带故,他怕被人诟病,特意请恰好遇到的赵耀庆捎话给那个京师木材商人。
然后没过几天,外边就传成了是赵耀庆如何帮危扶困,维护真定府声誉。
郑直虽然不在乎被赵耀庆抢了这些许的好名,却不能接受赵耀庆坦然受之的态度“两位兄长认为俺错了,可俺不懂,错哪了?请帖上列明‘梅园芬芳香正浓,君能从我观乎?’俺去了,看了。
至于旁的,是吟诗作对还是辨经真伪有何不妥?”
“放肆。”
郑虤没想到郑直是这种态度,顿时又羞又恼。
他听出了五虎的另一层意思,郑直作为受邀者,在七元会上的一举一动,他郑虤没有资格指摘“若不是为了郑家,俺非要去顺天府上告,摘了你的功名。”
郑直目瞪口呆的看着郑虤。
为了帮助隆兴观维护佃田不被豪强挤占,郑直可是熟读《大明律》。
到了京师后,几个月代书的经验又让他对《大明律》该如何灵活运用有了些心得体会。
《大明律》里并没有直接适用对兄长不敬的条例,可有【殴期亲尊长】:凡弟妹殴兄姊者、杖九十、徒二年半。
伤者、杖一百、徒三年。
折伤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刃伤、及折肢、若瞎其一目者、绞。
死者、皆斩。
依照郑直对官府的了解,若郑虤真的告了,堂上官完全可以比照该例,夺了郑直的功名后治罪。
“算了,算了。”
赵耀庆这时插话,拉住郑虤“二虎不是说带俺见识一下京师吗,走吧,俺等不及了。”
郑虤冷哼一声,对赵耀庆说“表弟说的是,莫误了良辰美景。”
跟着赵耀庆走出了郑直的房间。
郑直坐到交椅上,看着书案上的成堆的功课愣。
良久之后,起身拿起笔写了四个字‘大器免成’然后把笔一扔,走出房间。
“老大,你可终于现身了,吓死宝宝了。”
杨儒接住郑直扔过来的油脂包“这是什么?”
“牛肉。”
郑直低声说了一句。
国朝禁止随意宰杀牛,当然不可能杜绝。
杨儒大喜,立刻解开纸绳,看着油脂包里的大块酱牛肉直接亲了一嘴。
郑直却并没有理会对方的不雅举动,来到了书桌旁查看杨儒在干什么。
可是他显然低估了杨儒,纸上写的都是奇形怪状的符号,郑直看不懂。
“不是我吹牛哦。
以前我吃神户牛排,都是这么吃的。”
杨儒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捏起牛肉懒洋洋的放到嘴里,继而又说“妈的,如今老娘吃这东西,都得这样。”
说着伸手又拿起一块牛肉,不过不再是捏,而是捧,同时另一只手在下边接着,仿佛生怕有一点渣掉下去,小心翼翼的放进了嘴里。
郑直看了不由莞尔一笑“杨兄是见过大场面的,俺信。”
“哎。”
杨儒摆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
老大,我的那个艾叠尔怎么样?想好了美?抱歉,就是创意……注意……计划……点子……办法,对,办法。”
郑直坐了下来“需要多少钱?”
三天前,杨儒向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