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守位与尽责:孔子 “不在其位” 的智慧(3 / 8)

加入书签

吊司机期间,苦练技能,创造了 “振超效率”,带领团队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为中国港口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应在其位时,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传授知识与道德。如 “感动中国” 人物张桂梅,在担任华坪女子高中校长期间,坚守教育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帮助数千名贫困女孩圆了大学梦,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 “在其位,谋其政” 的职责。

(二)“不在其位,不越其权”:边界是秩序之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另一层含义是 “不在其位,不越其权”—— 不超越自己的身份与权限去干预他人的事务,这是维护社会秩序与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在任何社会或组织中,清晰的职责边界都是分工协作的前提,若每个人都超越自己的 “位” 去干预他人的 “政”,必然导致权力混乱、效率低下。

1. 历史中的 “越位谋政” 之祸

历史上,“越位谋政” 往往导致权力斗争与社会动荡。西汉时期的外戚王莽,原本是外戚身份,却超越自己的 “位”,干预朝政。他通过拉拢朝臣、收买人心,逐渐掌握实权,最终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的 “越位谋政” 不仅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还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的爆发,使社会陷入长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也是 “越位谋政” 的典型案例。宦官本是为皇帝服务的宫廷侍从,却逐渐超越自己的 “位”,干预朝政:刘瑾、魏忠贤等宦官,通过控制皇帝、拉拢官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们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搜刮民财,导致明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些案例都证明,“越位谋政” 会破坏社会秩序,给国家与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2. 当代社会的 “边界意识” 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无论是政府组织、企业单位,还是家庭与社交关系中,“边界意识” 都至关重要。在政府治理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都有明确的职责边界,若上级部门过度干预下级部门的具体事务,或同级部门相互越权干预,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责任推诿。例如,在地方治理中,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地方政府负责具体执行,若中央过度干预地方的具体执行细节,会限制地方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反之,若地方超越权限制定与中央政策相悖的规定,也会破坏政策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在企业管理中,清晰的职责边界是团队协作的基础。不同部门(如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不同岗位(如经理、主管、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若员工超越自己的岗位去干预经理的决策,或销售部门干预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会导致企业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例如,某企业中,一名普通员工未经授权,擅自修改了产品的生产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这正是 “越位谋政” 在企业中的危害。

在家庭关系中,“边界意识” 同样重要。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都应有合理的职责边界,若父母过度干预成年子女的工作与婚姻选择,或夫妻一方过度干预另一方的社交与职业发展,会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家庭和谐。例如,一些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依然强行决定子女的职业与婚姻,导致子女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引发家庭冲突,这正是缺乏 “边界意识” 的后果。

三、辩证解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边界与弹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并非绝对的 “不作为”,也不是鼓励人们漠视公共事务,而是强调在尊重职责边界的前提下,合理参与社会事务。在不同的场景下,“位” 与 “政” 的边界具有一定的弹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辩证看待,避免陷入 “绝对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