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岁月里的喜与惧:父母之年(3 / 6)

加入书签

。我再也控制不住,扑进她的怀里大哭起来。就在那一刻,我近距离地看到了她头上的白发,那么刺眼,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曾经细腻光滑的脸庞也爬上了浅浅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注意到她的手上贴着创可贴,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给我准备晚餐,切菜时不小心划伤的。她的手比以前粗糙了许多,掌心的老茧更厚了,那是多年操劳留下的印记,手指关节也因长期劳作有些变形。她一边抱着我,一边轻声安慰:“囡囡不哭,天大的事有妈在。”

高中时期,学业压力如大山般沉重,我常常埋头苦读至深夜。台灯下,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书本几乎遮住了我的视线,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当我抬起头,望向窗外寂静的夜色,总能看到客厅的灯光依旧亮着。那是父母在等我,他们怕我学习太累,又怕打扰我,便默默地守在客厅,陪着我度过一个个奋斗的夜晚。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十字绣,是母亲花了半年时间绣的 “家和万事兴”,针脚细密,色彩鲜艳。

有一次,我因为一道数学难题绞尽脑汁,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我起身去客厅倒水,却看到父亲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手中还紧握着一份报纸,老花镜歪歪斜斜地架在鼻梁上,微微张开的嘴角有浅浅的口水痕迹;母亲则在一旁轻轻为他盖上毯子,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疲惫,却依然强撑着不肯去睡。她的动作惊醒了父亲,父亲睡眼惺忪地说:“囡囡,别学太晚,快睡吧。” 我注意到父亲的鬓角又白了许多,母亲的腰也弯得更厉害了,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心疼与愧疚,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说不出话来。父亲还会迷迷糊糊地说:“累了就歇会儿,爸给你冲杯咖啡。”

大学离家后,我与父母之间隔着漫长的距离。绿皮火车载着我远离家乡,车窗外父母的身影渐渐模糊。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发现他们又有了新的变化。父亲走路的速度变慢了,爬楼梯时会不自觉地扶着扶手,喘着粗气;曾经能单手举起五十斤大米的他,现在搬一桶食用油都显得有些吃力。有一次,我想帮忙搬重物,父亲却倔强地说:“我还能行!” 可当他弯腰时,我分明看到他的后背不再挺拔,那佝偻的身影刺痛了我的眼睛。他的工装虽然还穿着,但已经显得有些不合身,袖口和裤脚都磨得发白,肩膀处还打着补丁,那是母亲亲手缝的。补丁的针脚细密整齐,是母亲坐在缝纫机前,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缝上去的。

母亲的眼神不再那么明亮,穿针引线时需要戴上老花镜,眯着眼睛,反复尝试好几次才能成功;她开始忘记关火,炒菜时会不小心放多了盐,曾经利落的身影,如今在厨房里也显得有些笨拙。有一回,我发现她站在镜子前,对着头上新长出的白发叹息,那一瞬间,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她的衣柜里还挂着几件年轻时做的衣服,现在穿在身上却显得空荡荡的,衣服的褶皱里仿佛藏着逝去的青春。她会拿起一件衣服,轻轻抚摸着,喃喃自语:“那时候多年轻啊,这衣服现在穿都嫌大了。”

去年春节回家,我发现父亲迷上了钓鱼。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会背着渔具,骑着电动车去离家不远的河边钓鱼。电动车的车篮里放着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着母亲给他泡的热茶,杯身上印着 “出入平安” 的字样,是我工作后买给他的。保温杯的盖子上有一圈褐色的茶渍,那是日积月累留下的痕迹。有一天,我决定陪他一起去。我们到达河边时,天刚蒙蒙亮,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清新而寒冷。岸边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河面上偶尔有几只早起的水鸟掠过,留下一圈圈涟漪。

父亲熟练地组装好渔具,抛出鱼钩,然后静静地坐在岸边等待。他的渔具箱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鱼饵和工具,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