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长夜未央:何玉凤与长安妖党案的终局悲歌(3 / 4)

加入书签

一句“彻查”,一句“连根拔起”,便为这场冤案定下了基调。

消息传到宰相府,那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正在与几位心腹密谈。听闻此事,他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哦?一群妇人,也敢称‘妖党叛逆’?韦挺和杨炯,倒是会办事。”

一位心腹道:“相爷,这何玉凤的‘同心盟’,近来在京中颇有微词,不少商贾富户家的内眷,都与她们有所往来,隐隐有尾大不掉之势。此次能借机除去,也算是断了一些隐患。”

宰相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深邃:“妇人干政,古之大忌。即便只是结社,也非朝廷所愿。此事,办得好。只是,要做得干净些,莫要牵扯出不必要的麻烦。”他口中的“不必要的麻烦”,自然是指那些可能与“同心盟”有牵连的权贵内眷。他需要的是一场“胜利”,一场能够彰显朝廷威严、震慑宵小的“胜利”,而不是一场可能引发朝堂动荡的“大地震”。

在长安城的另一端,一座奢华的府邸内,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正听着属下的汇报,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位公子,便是长安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也是当初被何玉凤设计惩戒过的恶徒之一。他的父亲,正是朝中的一位高官。当初受辱之后,他便一直怀恨在心,暗中收集“同心盟”的情报,并最终将这些“有用”的信息,透露给了急于寻找政绩的韦挺。

“好!太好了!”年轻公子拍案而起,“何玉凤!你也有今天!敢管小爷的闲事,这就是下场!”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仿佛已经看到了何玉凤等人在大牢中受尽折磨的惨状。

与权贵圈子里的暗流涌动不同,市井之间,则是另一番景象。茶馆酒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述着“长安妖女何玉凤”的“罪行”,将其描绘成一个能呼风唤雨、蛊惑人心的魔女。百姓们则议论纷纷,有人恐惧,有人好奇,有人愤怒,也有人私下里扼腕叹息。

“听说了吗?城南那个‘同心盟’,竟是妖党!要谋反呢!”

“啧啧,真是看不出来,那些女人平日里看着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胆子这么大!”

“领头的叫何玉凤,听说长得倾国倾城,却是个蛇蝎心肠!”

“唉……我家娘子之前还受过她们的恩惠,帮我们追回了被克扣的工钱……她们真的会谋反吗?”

“嘘!小声点!官府都定论了,你还敢替她们说话?不要命了!”

恐惧,往往源于未知和传言。在官方的定性和刻意渲染下,何玉凤及其“同心盟”,很快便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妖魔鬼怪”。那些曾经受过“同心盟”恩惠的底层民众,即便心中存有疑虑,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表露分毫,只能在私下里为她们默默祈祷,或者迅速与她们划清界限,生怕惹祸上身。

而那些曾经与“同心盟”有过往来的女性,则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她们纷纷销毁与“同心盟”有关的一切物品,闭门不出,生怕被牵连。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曾经悄然萌芽的女性互助之火,似乎在一夜之间,便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浇灭。

**三、京兆炼狱:大牢中的不屈与凋零**

京兆府大牢,向来以阴森、潮湿、残酷而闻名。这里是人间的炼狱,是罪恶的渊薮,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里悄无声息地走向终结。何玉凤等人被关押在最深处的女牢,这里的条件更为恶劣。

阴暗潮湿的牢房,散发着令人作呕的霉味和血腥味。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地上泥泞不堪。仅有的一个小窗,高得只能透进一丝微弱的光线。何玉凤和苏湄、柳氏等人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其他人则被分开关押在隔壁。她们身上的衣物早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昔日的风采荡然无存,只剩下满身的伤痕和疲惫。

捕头将她们交给狱卒时,眼神中的暗示再明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