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休言莲荷名殊处一花一叶总含柔(2 / 7)

加入书签

>

臣渊恐有变,令陈默统领选精锐死士五十人,潜往漠北太上皇关押处,以备接应”

的记载后,谢渊的朱批带着急切:“太上皇归期近,需令岳谦将军加强宣府卫防务,防瓦剌反悔”

——“悔”

字末笔拖得稍长,显是当时心中焦灼,笔锋难收。

萧桓合上文册,抬眼看向阶下的谢渊。

谢渊仍保持躬身姿态,玄色官袍袖口处缝补的痕迹隐约可见——那是德佑年间处理军务时不慎刮破,此后一直未换新袍。

萧桓声音已无之前的审视:“谢卿,此文书所载,皆为实情?”

谢渊躬身回:“陛下,臣所言所记,每一字皆有佐证,绝无半字虚言——从谈判时日到赎金明细,从死士调度到边镇部署,皆可与户部、礼部、兵部存档核对。”

萧桓话音刚落,阶下便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吏部郎中孙明仓促出列,袍角因跪地过急而沾了金砖上的晨霜,声音颤却仍强撑着坚定:“陛下!

不可信!

此文书恐是谢渊后补伪造!”

他双手按在金砖上,指节泛白:“德佑年间至今已五载,当年参与谈判的赵武将军、户部老主事等多已离世,无人能当面佐证!

谢渊手握兵部与御史台之权,若要寻旧纸、仿旧印、摹旧笔,易如反掌!”

周德见状,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唾沫,也出列附和:“陛下!

孙郎中所言极是!

谢渊早有准备,定是伪造文书蒙蔽圣听!

臣请陛下令吏部、理刑院联合核查——理刑院掌刑狱勘验,徐靖提督精于文书辨伪,定能查出伪造痕迹!”

他说“徐靖提督”

时,刻意加重语气,暗示理刑院是旧党掌控之地,能为其所用。

石崇也跟着出列,袍角扫过金砖时带起细微声响:“陛下,徐靖提督曾勘验过无数旧年文书,对德佑年间的墨、纸、印皆熟稔,令他核验,方能服众!”

三人眼神交汇,都抱着同一心思——只要将文书交由徐靖核验,便能借理刑院之手,伪造“文书后补”

的结论,扭转局面。

殿内中间派官员皆垂不言,吏部侍郎张文指尖攥紧笏板,指腹因用力而白——他昨夜曾私下翻阅吏部存档的德佑年间官员考核记录,谢渊当年“昼夜处理谈判事务,无一日休”

的记载赫然在目,明知文书为真,却不敢反驳李嵩的亲信,只能沉默。

礼部尚书王瑾刚要出列,却被谢渊用眼神制止——谢渊知道,此时急辩无用,需用铁证让旧党哑口无言。

谢渊见萧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便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如钟:“陛下,臣有一法可证文书非伪——按《大吴礼部档案则例》卷三‘外政文书管理款’,‘外政谈判文书需存正副本,正本由主谈官保管,副本藏礼部存档库,每季度末由主档官、核验官、监档官三人联名签署,礼部侍郎亲核盖印’。

德佑年间,林文侍郎时任礼部郎中,主理谈判文书归档,副本现藏礼部存档库,臣恳请陛下令内侍取来,与正本核对——若内容、印鉴、墨痕皆一致,便知文书非伪。”

萧桓眼前一亮:“既有此规制,将副本取来!”

内侍快步出殿,片刻后捧着锦盒返回,锦盒内的副本用青缎包裹,与正本一样是桑皮纸,边缘同样带着德佑年间的磨损痕迹。

林文上前打开锦盒,将副本与正本一同铺展在御案上,众人凑近细看,只见两份文书的内容一字不差,连谢渊页边朱批的笔误、当票拓本的褶皱都完全吻合。

林文指着副本边缘的朱印:“陛下请看,此为德佑年间每季度的核验印——从德佑年间冬的‘主档官李谦、核验官王述、监档官赵安’联名,到德佑年间秋的‘主档官李谦、核验官王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