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斩佞安边威振漠留名青史照尘寰(2 / 6)
李东阳气得袍角抖,上前一步道:“陛下!
王侍郎、赵副使所言皆虚!
大同卫昨日递来的实讯,陈安将军已斩杀瓦剌游骑三百,守住了城池,兵卒逃亡不过百余人,何来‘只剩四千’?弃大同卫,九边各镇必以为陛下弃边,人心大乱,瓦剌再南下,居庸关都难守!”
谢渊接过话,声音沉稳却有力:“陛下,臣已令李默将军率大同卫援兵三千,今日午时可抵大同;户部若拨粮三万石,臣保证十日之内,加固大同卫城防,让瓦剌攻不进、绕不开!”
萧桓坐在御座上,手指捏着龙椅扶手,目光扫过两派官员——他信谢渊的能力,可王显说的“瓦剌五万兵”
,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他沉默片刻,只道:“此事重大,再议一日,明日定策。”
退朝后,萧桓单独召见秦飞。
御书房里,烛火映着秦飞递来的密报,上面写着“王显亲信书吏张茂,于三月二十日赴独石口,与瓦剌使者密会,赠彩缎五十匹、白银千两,玄夜卫卒暗随,录得二人对话:‘若大吴弃大同,瓦剌暂不犯京’”
。
“陛下,”
秦飞躬身道,“张茂已被玄夜卫拘押,供词与密报一致;赵安的‘逃兵供词’,经勘验,墨色为松烟墨,与赵安书房的墨一致,且供词上的‘逃兵姓名’,多是大同卫已战死的兵卒——此乃伪造无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桓拿起密报,指尖微微颤抖。
他不是不知道主和派的私心——王显是张端旧僚,赵安是李谟远亲,两人怕谢渊再立战功,断了旧党复起的路,才拼命主和。
可他仍犹豫:“若处置王显、赵安,主和派必反弹,朝堂恐乱;若不处置,谢渊、李东阳又会心寒秦飞,你说,朕该怎么办?”
秦飞抬头,目光坦荡:“陛下,社稷安危重于朝堂安稳。
王、赵二人私通瓦剌、伪造奏疏,若不处置,日后必有人效仿,边患永无宁日;谢尚书、李辅忠勇,只要陛下明辨是非,他们必不怨怼,仍会为大吴效力。”
萧桓没说话,只是把密报压在案下,望着窗外的宫墙,心里像被两股力量拉扯——一边是社稷安危,一边是朝堂平衡,他竟不知该偏向哪头。
三月廿四,谢渊再次求见,手里捧着大同卫的急报:“陛下!
瓦剌游骑已开始攻城,陈安将军派人突围求救,说‘城防尚可守三日,若援兵不到,必破’!
臣请陛下即刻下旨,拨粮调兵!”
萧桓看着急报上“陈安顿”
的血字,心里一疼,却仍道:“谢尚书,户部递来奏疏,说‘京师仓粮仅支三月,若拨三万石给大同,京师恐缺粮’——要不再等等?”
谢渊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陛下!
户部仓粮上月实勘有八万石,何来‘仅支三月’?定是王显与户部尚书刘焕串联,扣压实勘奏疏!
臣请陛下传刘焕来对质!”
正说着,王福进来通报:“陛下,王侍郎、刘尚书求见,说‘有京师百姓联名奏疏,愿捐粮支持弃大同、保京师’。”
萧桓点头:“让他们进来。”
王显和刘焕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纸,上面密密麻麻签着名字。
“陛下,”
王显躬身道,“这是京师百姓的联名奏疏,说‘怕瓦剌再来,愿捐粮支持陛下弃大同、保京师’——民心如此,陛下当顺民心!”
谢渊接过奏疏,扫了一眼,突然冷笑:“王侍郎,这‘联名’的名字,有一半是去年匿名榜文案中,被玄夜卫拘押的旧党!
百姓怎会跟旧党联名?此乃伪造!”
刘焕脸色白,强辩:“谢尚书休得胡言!
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