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斩佞安边威振漠留名青史照尘寰(3 / 6)
奏疏是百姓自愿签的,怎会是伪造?”
谢渊看向萧桓:“陛下!
臣请玄夜卫勘验奏疏,若为伪造,王、刘二人当以‘欺君’论罪!”
萧桓却摆了摆手:“罢了此事不必勘验,大同卫的事,再议一日。”
谢渊看着萧桓的眼神,心里突然凉了半截——他知道,帝王的犹疑,比瓦剌的兵锋更伤人。
三月廿五的深夜,秦飞再次求见,手里捧着赵安私藏的书信——是写给李谟旧党王信的,上面写着“若能劝陛下弃大同,谢渊必失宠,咱们可趁机复起”
。
“陛下,”
秦飞声音沉重,“赵安的罪证已足,王显私通瓦剌的供词也有,再不处置,恐生祸端!”
萧桓拿起书信,看着上面赵安的笔迹,又想起谢渊在廷议上的失望眼神,心里终于有了一丝松动:“明日廷议,朕会处置他们你先去,让谢尚书安心。”
秦飞刚走,王福又进来,手里拿着太后的懿旨:“陛下,太后懿旨,说‘瓦剌兵势盛,若开战,恐伤京师,不如暂许岁贡,保陛下龙体’。”
萧桓接过懿旨,太后的字迹温润,却像块冰,浇灭了他刚有的松动——太后是他的生母,去年石迁构陷谢渊时,就曾被蛊惑劝他“暂避”
,如今又主和,他怎能不顾及?
他坐在龙椅上,看着案上的密报、奏疏、懿旨,只觉得头疼欲裂。
帝王的权柄,从来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要顾社稷,要顾民心,要顾太后,还要顾朝堂平衡,可这些“顾”
,却让他把忠勇的谢渊,晾在了寒风里。
三月廿六的廷议,太和殿里气氛诡异。
王显、赵安站在主和派前列,脸上带着得意——他们知道太后懿旨已递,萧桓定会偏向他们。
谢渊、李东阳站在主战派前列,目光坚定,却难掩眼底的疲惫。
萧桓坐在龙椅上,刚要开口,秦飞突然出列,手里捧着密报和书信:“陛下!
臣请奏——王显遣张茂私通瓦剌,赠金帛;赵安伪造逃兵供词、私通旧党,罪证确凿,请陛下处置!”
王显、赵安脸色瞬间惨白,扑通跪在地上:“陛下!
臣冤枉!
是秦飞诬陷!”
主和派的官员们也慌了,有的低头不敢说话,有的还想辩解:“陛下,秦飞是谢尚书的人,恐有私怨!”
萧桓看着地上的王显、赵安,又看着秦飞手里的罪证,心里的犹疑突然消散了——他想起谢渊在岳峰祠的盟誓,想起大同卫兵卒的血书,想起边民被瓦剌杀掠的惨状,帝王的权衡,终究要让位于社稷的安危。
“王显、赵安,”
萧桓的声音很沉,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私通瓦剌、伪造奏疏、欺君惑众,按大吴律,当斩立决!
其同党,下玄夜卫勘问,凡参与构陷者,一律严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显、赵安还在哭着求饶,却被玄夜卫卒拖了下去。
主和派的官员们吓得浑身抖,再没人敢说“弃大同、增岁贡”
。
萧桓看向谢渊,目光里满是愧疚:“谢尚书,朕错信奸言,让你受委屈了。
大同卫的粮饷、援兵,朕即刻下旨,全按你的奏疏办!”
谢渊接过萧桓递来的圣旨,双手捧在胸前,眼眶突然红了——不是委屈,是释然。
他躬身道:“陛下!
臣定不负圣望,三日之内,援兵必到大同,粮饷必运至边地,定守住大同卫,不让瓦剌再前进一步!”
萧桓点头,又对群臣道:“今日之事,让朕明白——守社稷,需信忠良,需拒奸佞!
日后再有人主和弃边、私通外敌,无论官阶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