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岂容青简蒙尘滓丹心终古照崔嵬(3 / 5)
去过北元营地,学了半吊子北元文,账簿上记着学字月钱三两。
"
刘二的名字刚出口,站在殿角的一个小吏突然腿软倒地,撞翻了旁边的香炉,火星溅在岳峰的衣袍上。
萧桓盯着那团火星,突然想起永熙帝教他辨认兵符的日子。
那时他才八岁,父亲握着他的手抚过神武帝亲铸的兵符,说"
这符一分为二,君执上,将执下,合则军心定,离则天下危"
。
此刻岳峰呈上的副符边缘有处缺口,与他案头的主符缺口严丝合缝——那是宣德三年岳峰父亲守偏关时,被北元箭矢崩掉的一块。
"
岳峰,"
萧桓的声音缓了些,"
你说你无罪,可有凭证?"
岳峰的动作顿了顿,像是在从记忆深处打捞什么。
他解开贴身处的锦囊,取出一卷泛黄的麻纸,纸角已磨成絮状,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用朱砂混着血写就的,笔画里还嵌着细碎的皮肉渣。
"
陛下,这是岳氏家族的誓书,自神武帝年间传下来。
"
他的声音突然颤,像是捧着千斤重的山,"
第一代先祖岳成随神武皇帝定天下,战死鄱阳湖,誓书由其子续写;祖父岳谦战死于开平,血书宁死不叛四字;父亲岳忠殉节于偏关,最后一笔拖得极长,是箭穿胸膛时仍未停笔"
殿内突然静得能听见炭火爆裂的声响。
岳峰展开誓书,朱砂与血的痕迹在晨光中泛着暗红的光,最末一行是他自己的笔迹,写于永熙二十二年,那时他刚在阳和卫击退北元大军,左臂中箭,便用右手蘸着伤口的血写下:"
岳峰此生,生为大吴兵,死为大吴鬼,若负国,当遭天雷击顶,断子绝孙。
"
"
陛下请看,"
岳峰指着誓书末尾的朱印,"
这是神武帝亲赐的忠勇印,代代传于岳氏掌家人。
臣离关时,将主印交与周毅,此为副印拓本,可与内库存档比对。
"
他突然叩至地,额头与金砖相撞的声响惊飞了殿外檐下的鸽子,"
若臣有半分通敌之心,先祖血誓必显灵验,此刻就让天雷劈碎臣的头颅!
"
李嵩的指尖掐进掌心,他没想到岳峰竟藏着这等信物。
神武帝定天下后,赐"
忠勇印"
于七位开国功臣,唯岳家世代守边,印信从未离过北境。
他急中生智,笑道:"
誓书虽真,人心难测。
当年吴哀帝时,曹国公持奉天靖难印反,不也打着忠君的旗号?"
"
李大人此言差矣!
"
谢渊立刻反驳,他从案头取过《大吴会典》,翻至"
军印篇"
,"
神武帝规定,忠勇印副印需与兵部勘合同用,岳峰离京前,已将勘合交予通政司,至今未领回——他若要献关,拿什么号令士卒?"
他转向萧桓,声音陡然拔高,"
陛下,镇刑司伪造北元文、私藏兵符、扣压边军密信,桩桩都是死罪!
若再纵容,恐边将寒心,天下离心!
"
萧桓望着誓书上岳忠那拖长的一笔,突然想起十岁那年,他随永熙帝去偏关凭吊,岳忠的墓碑上刻着"
一箭穿胸,犹射三敌"
。
守墓的老兵说,岳将军死时怀里还揣着给儿子岳峰的信,只写了五个字:"
好好守关"
。
"
李德全,"
萧桓的声音里带着不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