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岂容青简蒙尘滓丹心终古照崔嵬(4 / 5)
察觉的疲惫,"
镇刑司文书刘二,现在何处?"
李德全的脸瞬间失了血色,扑通跪倒:"
回回陛下,刘二昨日失足落井死了。
"
是吗?"
沈峰突然出列,手中捧着一卷供词,"
可他死前,已向玄夜卫招供,说匿名信是李大人让他写的,北元文是照着镇刑司译字房的残卷抄的,还说还说李大人许他事成后迁为镇刑司经历。
"
李嵩猛地抬头,见沈峰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是去年冬他拒绝给玄夜卫拨冬衣时,沈峰看他的眼神。
岳峰始终跪在地上,炭火烧出的热气终于漫到他膝头,却暖不了冻僵的骨头。
他知道,此刻萧桓的犹豫,比任何罪名都更伤人。
永熙帝曾说"
君臣之间,疑字最毒"
,如今这毒已顺着匿名信的墨迹,渗进了文华殿的金砖缝里。
"
陛下,"
他缓缓起身,将誓书举过头顶,"
臣不敢求陛下尽信,只求允三事:一,派三法司会勘匿名信真伪;二,释岳峦出狱,让他与王对质;三,粮草援宁武关——周毅撑不过十日,臣愿以性命担保,若粮草到关时城已破,臣自缢以谢天下。
"
萧桓望着那卷血书,突然想起永熙帝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
岳家的血,比黄金还纯。
"
他挥手打翻了案上的茶杯,茶水溅在匿名信上,晕开的墨迹里,果然露出底下一层被掩盖的朱砂——是镇刑司常用的"
消字灵"
痕迹。
"
都退下吧。
"
萧桓的声音透着深深的疲惫,他将誓书收入紫檀木盒,"
岳峰,你暂居会同馆,不得与外人接触。
三法司,明日起彻查此案,朕要知道所有细节。
"
岳峰叩时,听见李嵩牙齿打颤的声响。
殿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誓书上,那些暗红的血字突然亮起来,像极了宁武关城墙上永不熄灭的烽火。
他走出文华殿时,沈峰从旁经过,低声道:"
周将军的密信,谢大人已找到残片,上面说内库粮草昨日已,被王显的人扣在大同卫。
"
岳峰的脚步顿了顿,北风卷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像是在替宁武关的士兵呐喊。
他知道,这场对质没有赢家,匿名信撕开的口子,需要用更多的血才能缝上——或许是奸佞的,或许是忠良的,可无论谁的血,终究都是大吴的血。
殿内,萧桓摩挲着紫檀木盒上的锁扣,那锁是永熙帝亲赐的,钥匙刻着"
信"
字。
他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神武帝铸"
忠勇印"
时,在印底刻了一行小字:"
君信臣,臣方忠"
。
此刻他握着钥匙的手,竟比握着那封匿名信时更沉。
片尾
《大吴史?岳峰传》续载:"
三法司会勘月余,得李嵩党羽刘二供词、镇刑司消字灵账簿、大同卫扣粮文书,皆坐实构陷事。
帝震怒,削李嵩官爵,谪戍辽东;王显论监守自盗罪,斩于市;李德全黜为净军,往孝陵种菜。
岳峦释归,鬓如雪,归乡后闭户十年,不复言商。
岳峰暂居会同馆三月,三请援宁武关,帝终允之。
然粮至大同卫时,宁武关已破七日,周毅战死,遗骸与马骨混埋于关墙下,唯怀中揣半枚和璧碎玉,与岳峰所存者相合。
德佑三十三年秋,岳峰复镇宣府,疏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