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晒谷子,李双昊的帝王之风(2 / 2)
熊样了。”
奇妙的是,那些原本叫苦连天的学子们,听了李双昊这番夹杂着圣贤之言和豪言壮语的“苦口婆心”,竟真的慢慢安静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思索和惭愧的神情。
他们也不好再抱怨,咬紧牙关,重新弯下腰,手中的动作虽然依旧笨拙,却多了几分坚定。
站在田埂上督学的石山长和几位先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看着学子们在田里“吃苦”、“被训”,他们非但没有丝毫心疼,反而乐呵呵地捋着胡须,相视点头。
一位先生目光落在正挥着镰刀、动作麻利的李双昊身上,低声笑道:
“山长您看,二殿下这架势,这精气神,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他是咱们大宁朝的皇子呢……”
石山长闻言,目光深远地望向田间那抹身影,脸上露出欣慰而又感慨的笑容。
他压低了声音对左右道:“妙极!此言甚是啊。陛下圣心独运,甘让龙子凤孙扎根泥土,体味民生之艰。这份远见与魄力,方是真正的‘帝王之学’,给我等为人师者,也上了至关重要的一课。”
他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赞赏看向远处的千亩稻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连天家贵胄尚且在此躬身稼穑,我崇实学院学子更当效仿!让他们好好尝尝这‘汗滴禾下土’的滋味,这流淌过的汗水,日后都会化为笔下的真知与胸中的丘壑。往后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真血肉,真性情!”
几位先生纷纷颔首称是,心中对承景帝的敬佩又深了一层,也更加坚定了将这桃源村的“田间地头”作为学院第二课堂的决心。
当天,十几个小伙子紧赶慢赶,终于在日落前将五亩“百日收”全部收割、脱粒完毕。
当最后一袋沉甸甸的麻袋被搬上牛车,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时,仿佛也抽走了他们强撑着的最后一丝力气。
一瞬间,各种疲态尽显无疑。
方才还挥舞镰刀、健步如飞的手臂,此刻软绵绵地垂在身侧,微微颤抖。
腰背像是被灌了铅,又酸又胀,好些人直接瘫坐在田埂上,连伸直腿的劲儿都没了。
所有人的脸上、脖子上、胳膊上,凡是被日光亲吻过的地方,都泛起了一层灼热的红,混着汗水和灰尘,显得狼狈不堪。
然而,心底涌上的那股巨大的满足与自豪感奇异的掩盖了身体的疲乏。
当晚,李月兰看着这群累得几乎东倒西歪、却眼神发亮的年轻人,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她早已备下了丰盛的饭菜,用最实在的方式犒劳这些辛苦了一天的“功臣”。
“百日收”开镰第三日,一大早,齐安便带着一众属官们前往桃溪村“刷卷巡视”。
然而,当队伍走过清川桥,正式踏入桃溪村新修整的便捷小路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官员都愣住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