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晒谷子,李双昊的帝王之风(1 / 2)

加入书签

谢秋芝脑子灵光,指着月洞门后面的竹楼和家门口的空地:“娘,我有办法!咱们把竹楼前面的平台铺上油布,能多晒好些。

还有家门口那片空地,也平整,一起铺上油布,就地晾晒!反正咱们家在村子边缘,门前没什么人路过,村里也没人养狗,鸡鸭也圈起来了,不怕它们来糟蹋。”

李月兰一听,顿时欣喜:“这个主意好!还是我女儿脑子活络!走,跟娘去仓房,把咱家存的油布都搬出来铺上!要是不够,明天让李大宸几个去县里再买些回来!”

母女俩说干就干,两人利落地从仓房抱出两大卷厚实的油布,这些可都是当初刚来桃源村的时候买来搭窝棚的,旧一些的是拆了窝棚回收的,新的一大捆是用剩的,李月兰不仅做饭菜喜欢多做,买这些家用也是宁愿剩也不要刚刚好。

谢秋芝拿着扫帚飞快地将竹楼平台和门前空地扫了一遍,防止的砖块仔细压好。

“芝芝,你去那边拉着角,对,扯平了……”

“娘,这块布有点小,接上那一块吧?”

“行,接缝处压结实点,别让谷子漏下去。”

“晒的时候得勤翻动,不然底下的不容易干。”

“翻晒的活交给娘,这些谷子翻晒起来脚痒得很,你皮嫩,别痒的晚上睡不着,等日头再升高些,娘就来翻第一遍。”

“娘,没事,有耙子,两人一起做事快一些。”

“唉,你这孩子,我这不是怕太阳太毒了,你给晒黑了么,姑娘家,还是要讲究一些,不然买多少护肤品都救不回来。”

与此同时,田里的“试炼”却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昨天因为有众多村民帮忙,十亩稻谷在谈笑间便被收割完毕,让这些学子们产生了一种“割稻很容易”的错觉。

今天真正自己拿起镰刀,弯下腰,直面那一片金黄,他们才惊觉其中的辛苦。

“哎哟!这稻叶边缘怎么跟小刀子似的,割得我手背生疼!”

“哎哟,我都划破手指头了,流血了!”

“这日头也太毒了,我头皮都快晒麻了……”

“我的腰……我的腰快直不起来了……”

“水!谁带水了?渴死我了!”

“这稻捆看着不大,抱着走这么远怎么这么沉?腿都酸了!”

才割了不到一个时辰,田里抱怨声、哀嚎声此起彼伏。

与他们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五个曾被谢锋“折磨”了几个月的皇表弟。

只见他们动作麻利,下刀精准,放捆整齐,步伐稳健,俨然一副老把式的模样。

李双昊割完面前的一大片,回过身,听到学子们还在哼哼唧唧,稻子像是割不动似的,进度缓慢,他实在看不过眼,也听不下去了。

他直起腰,抹了把汗,声音洪亮地开了口:

“诸位崇实的同仁们!这就受不住了?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点日头,这点腰酸背痛,算什么?这正是磨练我们意志的好时候!”

他挥舞着手中的镰刀,继续他的“思想教育”:“你们想想,我们平日里念的圣贤书,最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解民生之多艰,为生民立命吗?如今这亲手收割的,不仅是稻谷,更是我们对‘民生’二字的真切体会!现在多吃一分苦,日后便多一分先苦后甜的底气,多一分为民请命的担当!”

谢文在一旁听着,手里的镰刀没停,心里却忍不住吐槽:“好嘛……双昊哥,你是不是忘记了你们几个刚来桃源村搬砖头的时候,不也是累得哭爹喊娘、鼻涕眼泪一大把?现在倒是反过来了,一个个都变成‘吃苦耐劳’的典范,开始给别人洗脑了……还一股子我爹的说话口吻,果然是,被教化得太过彻底了,忘记自己以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