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桃溪村的巨大变化(1 / 2)

加入书签

这还是去年那个房屋破败如鬼屋、村民体弱面有菜色、村道荒草丛生无人打理的桃溪村吗?

此时的桃溪村,只见村中大大小小的道路都被人为的平整过了,原先的茅草屋大多被修缮过,更有十几户人家已然建起了崭新的土坯房,甚至有五六户家境殷实一些的人家,已然竖起了青砖房的墙体!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刚走过清川桥的时候,看到那四口鱼塘波光粼粼,鱼塘边上还盖了两个茅草亭子,显然是有专人在进行喂养。

鱼塘不远处原本杂草丛生的缓坡!如今,靠近村子的这一片,已然被改造成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

虽然坡改梯的规模还不大,但那整齐划一的手笔,以及几十株已经栽种下去的实验果苗,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投入和精心的规划。

越走近桃溪村的中心区域,齐安内心的震撼就越盛。

督邮更是失声惊呼:"我是不是眼花了,这、这真是去年那个鬼气森森的桃溪村?"

"不是眼花。"齐安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是脱胎换骨。"

赵老七早已得到消息,带着村里几位骨干等候在新村口新栽种的槐树边上。

说到桃溪村的新村口,就不得不提到清川河的建立,桃溪村原本的村口和赶集的村道是需要往另一边山体绕行五里路才能到达桃源村的牛马车站。

如今有了清川桥,他们就只可以穿过清川河,直达桃溪村的村道,再到牛马车站坐公交牛车前往云槐县,这中间省去了一半的路程。

这就相当于,原本需要四十分钟才能到达的车站,被压缩成了二十分钟。

村建理事会上谢广福提出建议,可以修建一条宽阔的村道通往清川桥,以方便村民出行。

赵老七第二天就让自己的儿子赵大俊带人修路,仅仅花了七八天就平整出了一条宽阔的新村道。

久而久之,村民们习惯了走新的村道,之前那条老槐树的旧村道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赵老七干脆吩咐赵大虎去移栽了三棵槐树种在通往清川桥的村道口,还特意在槐树上绑了红绸布,找了个好日子放了鞭炮,表示以后这就是桃溪村的新村口了。

齐安和属官们骑着马儿,远远就看到等候的赵老七。

等走进了,才注意到赵老七与去年那愁眉苦脸、唯唯诺诺的样子判若两人,如今的赵老七脸色红润,声音洪亮,眼神里充满了干劲和自信。

“桃溪村里正赵老七,携桃溪村村民,恭迎县令大人及各位上官!”

赵老七带着田大力等理事会成员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姿态不卑不亢。

齐安与属官们纷纷翻身下马。

赵老七唤来儿子赵大俊将马匹牵去拴好,自己则引着众人开始巡村。

虽然对桃溪村的变化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当一行人走到那片偌大的荷塘前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致震撼得挪不开眼。

七月初的荷塘正值盛放,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各色荷花亭亭玉立,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碧波之间。

更妙的是,荷塘的田埂皆被加高拓宽,甚至能容纳马车通行,而延伸至荷塘深处的八座竹制小屋,更为这片水域平添了几分雅趣与诗意。

齐安指着这片美不胜收的荷塘,难掩惊讶地问道:“赵里正,这……这都是你们村这一年弄出来的?”

赵老七挺直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回大人!正是!托县令大人的福,去年得了大人教诲,我们村知耻而后勇!这一年,我们学着桃源村的样子,请了谢广福来担任咱们村建理事会的会长。理事会成立后,广福带着我们挖鱼塘、买鱼苗,教我们多层混养的新鲜花样。后来,又把这深水田规划成了荷塘,塘里同样混养着鱼。您看,如今正是第一批花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