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战术布置(2 / 5)
nbsp; 李延宗一怔。
“不是朝廷命官,不是将军大人,就叫‘王家郎’。”老兵目光灼灼,“意思是??你们是王公留下来的人。百姓信你们,不是因为你们有权,而是因为他们记得,当年有个装傻的状元郎,把命豁出去换来了太平。”
酒至半酣,忽有夜哨急报:凉州急使星夜赶来,携密函一封,火漆封口印着太子东宫玺。
众人顿时肃然。近年来长安政局微妙,李昭虽勤政爱民,奈何年迈体衰,储位之争暗流汹涌。朝中两派角力,一派主张延续王烈遗策,深化融合、轻徭薄赋;另一派则以礼部尚书为首,鼓吹“正本清源”,欲削减边疆自治权,重立华夷之防。
使者入厅,呈上书信。李延宗拆阅之后,面色骤变。
信中言:新任礼部侍郎柳崇文??竟是柳元楷之孙??联合御史台多名言官,上奏弹劾“安西新政悖逆纲常,纵容胡俗,动摇国本”,并请求废除跨族共治村制度,收回地方议事会权力,改由中央委派流官统管。更令人震惊的是,奏疏竟附录一份所谓“赫连氏私通外藩”的伪证,指其早年曾秘密资助吐蕃叛军,意图分裂朝廷。
“他们……想毁掉一切。”李延宗攥紧书信,指节发白。
老兵冷笑:“柳家这是卷土重来啊。当年老爷子倒了,孙子又爬出来了。可惜啊,他们忘了,民心不是诏书能抹去的。”
次日清晨,李延宗登临望归亭,在赫连清漪写下最后一句话的地方,铺纸研墨。他提笔写道:
>“先辈披荆斩棘,非为一时安宁,实为万世开太平。今有宵小跳梁,妄图以旧礼缚新世,以猜忌代信任,此诚天下之大患也。若坐视不理,则王公之志危矣,赫连先生之心寒矣,十州百姓之盼绝矣。故延宗愿效微躯,再举义旗,誓守新政不堕!”
写罢,他将此书抄录十份,命飞鹰营快马分送西域十州长官、各族首领及安西书院全体师生。同时发布公告:三日后于书院广场召开“万民议政大会”,凡年满十六者皆可参会,不论汉胡、无论贵贱,共商应对之策。
消息传出,震动四方。
三日之内,伊州城涌入数万百姓。有骑骆驼而来的粟特商人,有赶着牦牛进山的吐蕃牧民,有坐着驴车的老妪,也有抱着婴儿的母亲。他们带着干粮,在街头露宿,只为亲耳听听“王家郎”怎么说。
大会当日,晴空万里。书院门前搭起高台,台上悬一幅巨图??正是当年王烈手绘的《西域万里图》。李延宗立于图前,身披讲武堂授业时所赐青袍,腰佩旧剑,神情沉静。
他开口第一句便是:“我不是来宣布命令的,我是来听大家说话的。”
台下鸦雀无声。
“有人说,我们搞跨族共治是乱了规矩。可我想问各位父老一句:十年前,你们敢和隔壁帐篷的突厥人合伙种地吗?敢让自家女儿嫁给粟特商人吗?敢放心让孩子去胡人开的医馆看病吗?”
人群骚动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