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忽悠瘸了(2 / 5)
nbsp; 赫连清漪静听罢,缓步走到院中杏树下,拾起一片落花,置于掌心。“你说三事,我答你三问。”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遍全场。
“第一,若互市重启,你们如何保证商旅安全?”
骨咄禄答:“我可汗愿签血契,凡劫掠唐商者,无论何族,皆由回纥军追剿,罪同叛国。”
“第二,若共修驿站,工费谁担?”
“五五分摊。我方出人力马匹,贵方出匠师图纸。”
“第三,”赫连清漪抬眸直视,“你为何想让子弟来此读书?难道不怕他们学会汉法,忘了祖宗?”
使者沉默片刻,忽然解下腰间弯刀,插地为礼。“因为我亲眼见过一个孩子。”他说,“去年冬天,我侄儿随商队路过伊州,发高热昏迷。是女户长赫连霜亲自冒雪请医,又用蒸馏法治病。醒来后,那孩子问:‘姐姐,你是神仙吗?’她说:‘我不是神仙,我是读过书的人。’”
他顿了顿,声音微颤:“那一刻,我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马背上,而在书页间。”
赫连清漪动容。她转身命人取来王烈生前用过的印鉴盒,打开,取出一方铜印??那是当年皇帝特许他“便宜行事”的信物,背面刻着“为民”二字。
她将印按在文书上,鲜红如血。
“自今日起,回纥与西域十州结为兄弟之邦。互市三月后重开,驿站共建十二条,安西书院每年招收回纥学子十名,免束修,供食宿。”她一字一句道,“但有一条:凡入学之人,须立誓不持兵刃犯唐境,违者终身除名,永不录用。”
骨咄禄大喜,当即跪地叩首。两国无诏而盟,竟以一纸私约为凭,震动西域。
消息传至长安,太子李昭抚案惊叹:“王烈虽逝,余威犹震八荒。其政不止泽被边民,竟连胡虏之心亦能化之。”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见此和平。
半月后,凉州传来噩耗:三名回纥商人于途中遭袭,财物尽失,一人重伤。现场留下一把断剑,剑柄刻有“九卿”残文。更令人震惊的是,伤者指认袭击者口音似长安官话,且熟知商路暗哨。
赫连清漪闻讯,立即下令封锁边境,飞鹰营全面戒备。秦骁亲率夜巡组深入祁连山搜查,最终在一处废弃烽燧中发现密室,内藏大量伪造通关文牒、胡服兵器,以及一本账册??记录着近三年来多起针对西域商旅的“意外”事件,幕后出资人皆指向一位早已致仕的老太傅:柳元楷。
此人曾为九卿盟最后幸存者之一,表面退隐林泉,实则暗中联络旧部,妄图借“胡乱中原”之名,煽动朝野反王势力复起。
赫连清漪提笔拟奏,附证据呈送长安。她在疏中写道:“昔者冥河会以礼法为盾,今此辈以华夷之辨为矛。然则百姓不分胡汉,只问温饱;商旅不计肤色,惟求平安。若朝廷仍以猜忌代信任,以隔阂代融合,则王公毕生心血,终将付诸东流。”
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