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忽悠瘸了(1 / 5)

加入书签

    沈浩的计划很简单。

    其一,以这一批回茴人的青壮年为诱饵的计划不变。

    但为展现大京胸怀,将回茴人老弱妇孺收入并州,加以保护。

    一来能够展现出大京愿意庇护亲近大京的回茴人。

    二来他们的亲人也能用来胁迫这些回茴的青壮年人。但这里不是武力胁迫,需要用感情胁迫。

    就告诉他们,大京边关城池不能破,破则他们会家破人亡。

    不管南下的东回茴王庭会不会屠杀完大京的百姓。

    但他们同为回茴人愿意融入大京,追求平稳生活的行为,已......

    春雷滚过天际,惊醒了沉睡的山谷。安西书院后山的小屋檐角滴着雨水,青石阶上苔痕斑绿。王烈离世已七日,可那口井边依旧排着打水的妇人,桶绳磨出的凹槽更深了,像岁月刻下的年轮。

    赫连清漪跪坐在灵堂前,手中捧着那幅《西域万里图》。墨迹未干的那一行小字,在烛光下泛着微光:“太平不在史书,而在百姓碗中饭、身上衣、脸上笑。”她轻轻抚过地图上的每一道折痕,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只执笔的手温。

    门外忽有马蹄声急促而来,泥水飞溅。一名飞鹰营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倒在屋外雨中,声音嘶哑:“报!北境急讯:回纥新可汗即位,遣使南下,携国书一封,言‘愿与镇西王盟约共守丝路’……使者已在百里之外,指名要见……见王公。”

    话音落处,满院寂然。

    赫连清漪缓缓闭眼,一滴泪滑落颊边。良久,她起身,取来王烈生前常穿的那件旧布袍,披在肩上。她走出门,立于廊下,望着茫茫雨幕,朗声道:“请回纥使者到书院正厅候见。就说??镇西王虽去,其志未绝;西域新政,自有后来人承之。”

    她转身步入灵堂,从王烈手中轻轻抽出毛笔,蘸饱浓墨,在一张黄麻纸上写下八字:“以民为誓,代王履约。”

    这一夜,整个幽州城灯火通明。百姓自发点亮灯笼,沿街排列,直至书院门前。有人说,这是送王烈最后一程;也有人说,这是告诉天下??他走了,但我们还在。

    翌日清晨,回纥使者抵达。此人年约四十,面容刚毅,佩弯刀,披狐裘,身后跟着十二名随从,皆高鼻深目,气度不凡。他在书院门口下马,却未入正门,而是径直走向那口井。

    他俯身打了半桶水,仰头饮尽,然后用突厥语低声道:“原来,这就是他们说的‘甜泉’。”

    赫连清漪迎出,两人对视良久。使者终于开口,汉语竟极为流利:“我名阿史那?骨咄禄,乃新任回纥可汗之弟。先可汗曾败于王烈将军之手,却心服口服。今我主登基,不愿再争刀兵,只求三事:一、重开互市;二、共修驿站;三、请许我族子弟入安西书院读书。”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