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田埂上的新泥(1 / 2)

加入书签

    入夏的日头毒起来,京郊的麦子黄得晃眼,风一吹,麦浪滚着热烘烘的香。朱祁镇一大早揣着两个杂粮馒头,就催着王振往城外的田埂跑——前几日京营指挥使说,周边村子春耕时缺人手,好些兵卒轮休回家帮着插秧,他便惦记着要去看看。

    刚到田边,就见一片水田里,穿着短打的百姓弯着腰,手里的秧苗往泥里一插,整整齐齐排着队。最前头那个穿旧棉甲的,不是京营的张百户么?他裤腿卷到膝盖,腿上沾着黑泥,手里攥着秧苗,动作比旁边的老农还利索。

    “张百户!”朱祁镇喊着就往田埂上跑,鞋底子蹭着草屑,差点滑进田里。王振在后面追得急:“陛下慢些!田埂滑,别摔着!”

    张百户听见声音,直起腰回头,看见是他,忙往田埂边挪,脚底下踩着泥“咕叽”响:“陛下怎么来了?这日头毒,晒得慌,您该在宫里歇着。”

    朱祁镇蹲在田埂上,看着水里自己的影子,又看张百户腿上的泥:“我来看看你们插秧。这秧苗插下去,秋天就能收粮食,蒸馒头了?”

    旁边的老农凑过来,手里还攥着把秧苗,笑着回话:“回陛下的话,这早稻插下去,秋分就能割,磨成米能熬粥,掺着面蒸馒头,顶顶养人!张百户帮着插了三天了,我家二小子在京营当差,他说替小子尽孝,帮着我老婆子把两亩地都插完了。”

    朱祁镇眼睛亮了,伸手想去摸水里的秧苗,手指刚碰到凉水,又缩回来——水带着泥腥气,凉丝丝的,和宫里的井水不一样。“我也想试试,”他忽然说,撸起袖子,露出细白的胳膊,“我也帮着插几棵,秋天就能多蒸个馒头。”

    张百户和老农都慌了,忙劝:“陛下金贵身子,哪能沾泥?这活儿糙,硌手!”

    “不糙,”朱祁镇已经脱了鞋,袜子往田埂上一扔,光脚往浅水里踩——泥裹着脚,软乎乎的,有点痒。他学着张百户的样子,从老农手里接了把秧苗,往泥里插,结果刚插下去,秧苗就歪了,顺着水漂起来。

    周围的百姓都笑了,朱祁镇也不恼,红着脸问张百户:“怎么回事?我插的怎么站不住?”

    张百户忍着笑,走到他身边,手把手教:“陛下得把秧苗根往泥里按实些,露三分之一在外面,风刮不着,水冲不歪,才能长好。”

    朱祁镇跟着学,手指插进泥里,沾得全是黑泥,指甲缝里都嵌着土。插第三棵时,总算立住了,他高兴得喊:“你看!站住了!这棵秋天能结好多稻子!”

    就这么插了小半个时辰,朱祁镇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进水里,溅起小水花。手里的秧苗插完了,他才往田埂上爬,脚底板沾着泥,走一步留个印。王振递过布巾,他胡乱擦了擦脸,又抓起田埂上的杂粮馒头,咬了一大口。

    “比宫里的馒头香,”他含混着说,“这馒头是用去年的新麦做的吧?带着太阳的味儿。”

    老农笑着点头:“可不是!去年收的麦,磨成面掺了点粟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