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非我认知革命(4 / 5)

加入书签

来共生的链条早已穿透地质年代,将他的女儿与地幔结晶连在了一起。“安安,”他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告诉纽扣,爸爸收到它的信了。”

安安似懂非懂地对着纽扣说了句“收到啦”,蓝光突然变得明亮,在墙上投射出模糊的螺旋图案,与沈溯在舱底刻下的纹路如出一辙。通讯挂断后,沈溯盯着屏幕上残留的螺旋光影,突然意识到“非我认知革命”的真正含义:人类不是在理解其他文明,而是通过共生,让宇宙的自我认知得以延续——就像细胞通过分裂传递DNA,意识也在寻找更广阔的载体。

清晨五点,观测站的警报系统突然凄厉地响起。不是地质异常,而是来自深空探测器的紧急信号。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探测器在穿越小行星带时,被一股未知的引力捕获,正朝着一颗从未被记录的矮行星坠落。

“启动逃逸程序!”助手急得额头冒汗,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

沈溯却按住了他的手。探测器传回的最后一帧画面里,那颗矮行星的表面布满了螺旋状的峡谷,与地幔结晶上的刻痕完全一致。“不用逃。”他轻声说,“它在邀请我们留下‘褶皱’。”

信号中断的瞬间,沈溯的脑海里突然涌入一段新的量子纠缠信息。不是来自地球的岩石,而是那颗矮行星——它的地壳由铁镍合金构成,每一次板块移动都会发出独特的引力波,此刻这些引力波正在他脑内重组出意义:“我们保存了火星文明的最后一次火山喷发记录,等待新的连接者。”

观测站里一片死寂。沈溯看着屏幕上彻底消失的信号点,突然笑了。原来宇宙中早就布满了这样的“记忆节点”,火星的火山灰、木星的大红斑、甚至遥远星系的星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记录着存在。人类曾以为自己是孤独的记录者,其实只是漫长共生链上的最新一环。

“教授,您的身体指标……”医疗监测员突然惊呼,屏幕上沈溯的基因序列正在发生微小的改变,几段与硅基代谢相关的碱基对被激活,“这是……您正在适应岩石的生命模式?”

沈溯看向自己的手掌,星砂的蓝光已经融入皮肤,变成淡淡的纹路。他能感觉到血液里的红细胞在携带氧气的同时,也开始运输微量的硅酸盐——就像最初的海洋生物学会在细胞里储存碳酸钙,他的身体正在进行一场跨越物种的进化。“不是适应,”他纠正道,“是融合。”

这时,全球地质监测网的屏幕突然亮起红光。东非大裂谷的扩张速度骤然加快,每小时达三厘米,远超每年两厘米的常规水平。更诡异的是,裂谷深处涌出的岩浆里,检测到了与沈溯基因序列中相同的硅酸盐成分。

“它在模仿您的生命信号。”助手的声音带着恐惧,“地球……它在变成您?”

“不,”沈溯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是我在变成它的一部分。就像岩浆会变成岩石,岩石会变成土壤,土壤会孕育生命——存在的形态从来不是固定的,只有连接才是永恒。”

他的话音刚落,观测站外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震动。不是地震,而是无数细小的石英晶体从地面钻出,在晨光中排列成螺旋状的阵列,直指天空。沈溯知道,这是岩石文明在搭建更广阔的共生网络,而他的身体,就是这个网络的第一个生物节点。

上午九点,沈溯站在东非大裂谷边缘的考察站上。脚下的地壳仍在轻微震颤,像某种古老的脉搏。他摘下防护头盔,任由裂谷深处吹来的风拂过脸颊,风中带着岩浆的硫磺味,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

“探测器的最后数据解析出来了。”通讯器里传来助手的声音,“那颗矮行星的螺旋峡谷里,藏着二十亿年前的星系地图,标注了所有有共生意识的星球——地球被用红光圈了起来,旁边写着‘新的褶皱正在生长’。”

沈溯低头看向裂谷深处,岩浆在谷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