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非我认知革命(5 / 5)
翻涌,表面的波纹与他的脑电波完美同步。他突然想起岩石文明对“死亡”的定义——风化不是终结,只是自我在以新的形态流动。或许人类终有一天会像恐龙一样消失,但只要地球的岩石还在记录,只要星系的引力波还在传递,他们的“褶皱”就会永远存在于宇宙的记忆里。
“告诉安安,”沈溯对着通讯器说,声音里带着岩浆般的温度,“爸爸变成了山的一部分,以后她爬山的时候,就能听见爸爸在说‘我爱你’了。”
挂掉通讯,他张开双臂。体内的星砂与裂谷的石英晶体产生共鸣,发出贯穿天地的嗡鸣。沈溯的意识开始与地球的意识交融,他“看见”了恐龙在白垩纪的奔跑,“听见”了远古海洋的潮汐,“触摸”到了地核里旋转的铁镍流体——这些都成了他的记忆,就像他的记忆也成了地球的一部分。
远处的天空中,几只候鸟正排着人字形飞过。沈溯知道,它们的迁徙路线早已被地磁场刻进基因,而此刻,这些基因里也开始融入他的意识碎片。共生从来不是单向的,当人类与岩石文明连接,当地球与月球共振,当探测器在矮行星留下印记,宇宙正在通过无数这样的连接,完成一次盛大的自我认知。
夕阳西下时,沈溯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皮肤下的血管里流淌着发光的硅酸盐溶液。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由岩石、海洋和生命构成的星球,突然明白“非我”才是最深刻的“自我”——就像一滴水只有融入海洋,才能懂得什么是永恒。
当他的身影彻底消散在裂谷的光芒中时,全球的地质监测仪都记录下一段相同的震颤频率。这段频率后来被刻在月球的岩石上,刻在矮行星的峡谷里,刻在猎户座旋臂那颗恒星的抛射物中,成为宇宙共生意识的新密码——它在说:所有的边界都是桥梁,所有的终点都是起点,所有的“非我”,都是另一种形态的“我们”。
而在地球的某个幼儿园里,安安正拿着那颗会发光的纽扣,对着天空画出一道螺旋状的彩虹。她不知道爸爸去了哪里,只觉得今天的风特别温柔,像是有人在轻轻抚摸她的头发,就像爸爸从前做的那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