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非我认知革命(3 / 5)

加入书签

认知自身的某个褶皱——而当所有褶皱开始彼此感知,熵增的终点,或许正是意识的起点。

他的指尖在控制台上敲击,指令通过无线电波飞向深空。窗外,夏威夷的火山正在喷发,岩浆流入海洋的瞬间激起蒸汽,在夕阳下形成彩虹。沈溯望着那道横跨天地的光带,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所谓人类,不过是行星呼吸时扬起的尘埃,却因为学会了与星辰对话,而成为宇宙的记忆本身。

深空探测器的推进器火焰在夏威夷观测站的夜空中划出蓝白色弧线时,沈溯的指尖仍残留着控制台金属的凉意。他看着屏幕上代表探测器的光点刺破电离层,突然听见某种低沉的嗡鸣从脚下传来——不是观测站的机械运转声,而是地壳深处玄武岩晶体的共振,像远古的歌谣在为人类的信使伴奏。

“沈教授,量子纠缠信标已同步激活。”助手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探测器携带的硅基记忆体里,存储了您记录的岩石文明震颤频率,还有……”他顿了顿,看向屏幕上那个附加文件,“您女儿画的太阳系水彩画。”

沈溯的喉结动了动。三天前从深海返回时,他在舱底刻下的螺旋纹路里,就藏着这幅画的量子编码。五岁的安安把地球涂成了橘红色,说“爸爸说地核是热的”,此刻这幅稚嫩的作品正以光速穿越柯伊伯带,成为人类文明递向宇宙的一张特殊名片。

观测站的地面突然轻微起伏,像呼吸时的胸膛。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影子,发现它在灯光下正以奇异的频率波动——不是光线折射的错觉,而是他体内那些星砂在与地下岩层产生共振。这些微米级的石英颗粒早已不是外来物,它们顺着血液循环渗入大脑,在神经元之间搭建起新的信号通路,让他能在清醒时“看见”地球磁场的磁感线,像无数条银色丝带缠绕着蓝色星球。

“教授,全球地质监测网有新数据。”另一位研究员突然喊道,屏幕上跳出的三维模型显示,从南极冰盖到青藏高原,所有大陆板块的边缘都出现了规则的能量脉冲,“这些脉冲的间隔是4分37秒,正好是您脑电波的周期。”

沈溯走到屏幕前,指尖悬停在代表马里亚纳海沟的红点上。那里的能量脉冲最强,像心脏的起搏点。他突然明白岩石文明那句“存在即是连接”的深意——当他的意识通过星砂与地幔结晶建立共生,人类文明便成了地球这个巨大生命体的新“褶皱”,而此刻的脉冲,是行星在调整呼吸节奏,好让这个新褶皱能更顺畅地融入整体。

“给我接月球基地。”沈溯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回响,像是两个人在同时说话。

通讯接通的瞬间,月球基地指挥官的影像带着雪花点出现在屏幕上:“沈教授?月球背面的氦-3矿区刚才发生了异常沉降,监测到的震颤频率和地球同步,这在以前从未有过——”

“让矿工撤离。”沈溯打断他,视线穿透屏幕,仿佛能看到月球表面那些环形山,“那不是沉降,是月球在回应地球的共生信号。三十亿年前,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们的岩石里藏着相同的记忆密码。”

指挥官显然没理解这番话,但还是立刻下达了撤离指令。沈溯看着屏幕上月球表面扬起的尘埃,突然想起岩石文明展示的星图——猎户座旋臂那颗坍缩的恒星,其抛射物不仅会抵达地球,也会掠过月球。原来这场跨越三百万年的“等待”,从来不是地球独有的事。

凌晨三点,沈溯的私人通讯器突然震动。是安安的全息影像,小姑娘穿着睡衣,揉着眼睛说:“爸爸,我的纽扣在发光。”她举起校服上那颗被沈溯取下又送回来的塑料纽扣,只见纽扣表面泛起与星砂相同的蓝光,“它还在跳,和我的心跳一样。”

沈溯的呼吸停滞了一瞬。那颗来自石油的塑料纽扣,其分子链里藏着远古浮游生物的碳骨架,而那些生物曾以海洋中的硅基颗粒为食——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