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大唐双龙传(熟能生巧)(2 / 4)

加入书签

都似乎变得更加活泼灵动。心中震撼无以复加,易华伟不仅武功通玄,竟连琴艺也臻至如此化境!他与石青璇的合奏,已非技艺的比拼,而是心灵与境界的共鸣。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竹舍内一片寂静,唯有窗外秋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为方才的仙乐伴奏。

易华伟缓缓收手,琴弦最后一丝震颤归于平静,抬眼看向石青璇,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愉悦:“石大家箫艺,已得自然之妙韵,能与大家合奏,实乃易某之幸。”

石青璇放下竹箫,绝美的玉容上因激动而泛起淡淡的红晕,更显娇艳不可方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澎湃,看向易华伟的目光充满了一种遇到真正知音的欣喜:“盟主琴艺,才是真正的‘近乎于道’。青璇以往所奏,不过是井底之蛙,今日方知音律之海,浩瀚无垠。多谢盟主指点。盟主唤小女子青璇便是,大家之名,愧不敢当!”

她这话发自肺腑,与易华伟合奏这一曲,让她对音律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易华伟含笑摇头:“石大家过誉了,互相印证而已。”

此时,日头渐高,已近正午。温暖的秋阳透过窗棂,将室内映照得一片明亮。

易华伟目光掠过窗外那几株在秋阳下傲然绽放的秋菊,心中微动,复又看向石青璇那清丽绝俗的容颜,一个念头浮现。他温和道:“今日得闻仙音,又蒙青璇盛情,易某无以为报。若不嫌弃,易某愿为青璇描摹一幅小像,聊作纪念,如何”

石青璇微微一怔,随即一抹淡淡的羞意染上耳根,但更多的却是惊喜。她虽不喜张扬,但女子天性,对描绘自身容貌之事,总难免有几分在意,尤其是由易华伟这等人物执笔。她轻轻颔首:“那……便有劳盟主了。”

师妃暄也颇感兴趣,想看看易华伟在丹青之道上,又有何等造诣。

石青璇取出了画纸、画笔与颜料。画纸洁白如雪,质地非凡;画笔粗细兼备,狼毫柔软;颜料更是色泽饱满,灵气隐现。

易华伟让石青璇依旧坐于窗边的蒲团上,姿态自然即可。石青璇依言而坐,手持竹箫,置于膝上,目光微垂,侧颜对着易华伟,窗外秋光映照着她的脸颊与发丝,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身后是隐约的竹影与点缀的秋菊,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易华伟静静观察了片刻,将石青璇那独特的气质、神韵,以及周围环境的意境,尽数捕捉于心。

随后,他执笔蘸墨,手腕悬空,落笔如风!

动作不再如烹茶、弹琴时那般温雅,反而带着一种剑客出鞘般的果决与精准。笔走龙蛇,挥洒自如,时而用细笔勾勒发丝衣纹,纤毫毕现;时而用泼墨挥写竹影背景,意态淋漓。

作画之时,易华伟眼神专注,仿佛整个心神都沉浸在了笔下的世界之中,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宗师气度。

师妃暄与石青璇都屏息凝神,生怕打扰到他。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易华伟便已搁笔。

“请过目。”

石青璇怀着些许紧张与期待,起身走近。当她目光落在画纸上时,整个人顿时怔住了,美眸圆睁,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画纸上,一位手持竹箫的青衣女子侧坐窗边,容颜清丽绝俗,神态安详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孤寂,眼眸清澈,仿佛蕴含着万千言语,却又欲说还休。其神韵之生动,气质之传神,竟比她本人更添几分空灵意境。周围的竹影疏朗,秋菊傲霜,都与人物完美融合,整幅画不仅形似,更是神似,尤其抓住了石青璇那源自灵魂深处的清冷与灵秀,仿佛将她的魂魄烙印在了纸上!

画旁还有一行清俊挺拔的题字:“空谷幽兰,清音自远。——无名写于幽林小筑。”

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石青璇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