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大唐双龙传(熟能生巧)(3 / 4)
未见过有人能将自己画得如此传神,如此……直击心灵深处。她看着画中的自己,一时竟痴了。
师妃暄也上前观看,心中惊叹不已。易华伟的丹青之术,竟也如此登峰造极!这幅画的价值,已无法用世俗眼光衡量。
“盟主……此画,青璇……”
石青璇抬起头,看向易华伟,声音微颤,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与震撼。这份礼物,太重了,重到她不知该如何承受。
易华伟淡然一笑:“喜欢便好。此画能得遇真主,亦是它的缘分。”
看了看天色,阳光已有些刺眼,便道:“时辰不早,本座也该告辞了。今日叨扰已久,多谢款待。”
石青璇闻言,心中莫名生出一丝不舍,但她性子清冷,不善挽留,只是将那幅画小心翼翼卷起,紧紧握在手中,轻声道:“盟主客气了。今日能与盟主论茶、合奏,又得此神作,青璇受益匪浅,感激不尽。他日有暇,望盟主能再次光临这幽林小筑。”
“一定。”易华伟拱手。
师妃暄也向石青璇告辞。
石青璇将二人送至竹篱外,目送着那一青一白两道身影,沿着来时落满秋叶的小径,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竹林深处。
她独自立于秋风中,良久,才缓缓低头,展开手中的画卷,看着画中那清冷如仙、眉眼间却与自己一般带着淡淡寂寥的女子,玉指轻轻拂过画上的题字,一抹复杂难言的情绪,在她那清澈如湖的心底,悄然荡漾开来。
幽林小筑重归寂静,唯有秋菊依旧,在阳光下静静绽放。
………………
二人离开幽林小筑,沿着来时那条落满秋叶的幽径,踏上了归途。
阳光将两人的影子在铺满金黄落叶的小径上拉长。林间的光线变得柔和,带着几分暖意,却也掩不住深秋傍晚固有的萧瑟。风比来时更凉了些,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发出窸窣的轻响。
师妃暄与易华伟并肩而行,沉默了一段路。脑海中依旧萦绕着今日所见种种——那匪夷所思的天地异变与其轻描淡写的化解,那臻至化境的琴艺,那幅神韵天成的画作,以及他与石青璇合奏时那浑然天成的默契。这一切,都让易华伟身上的迷雾愈发浓厚。
她侧首看向身旁青衫磊落、步履从容的男子,他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神情。
师妃暄斟酌片刻,终是忍不住开口:“易先生觉得……青璇小姐如何”
她问得含蓄,但意思却明白。是想探知易华伟对石青璇这等人物的观感,是欣赏其才艺,是怜惜其身世,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想法。
易华伟目光平视前方蜿蜒的小径,脚步未曾停顿,闻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语气平缓听不出什么情绪:
“箫艺通神,气质空灵,是个妙人。”
易华伟的回答简洁到了极点,仅仅是从艺术和气质层面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听不出任何个人情感的偏向,更没有提及石青璇那复杂的身世背景。
师妃暄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却也有些无可奈何。易华伟的心思,深沉如海,根本不是她几句旁敲侧击所能窥探的。转而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感慨,将话题引开:
“妃暄今日,方知先生不仅修为深不可测,于茶道、琴艺、丹青之上,竟也有如此超凡脱俗的造诣。每一道,都近乎于‘道’,实乃妃暄平生仅见。先生之才,真可谓……深不见底。”
她这话是由衷而发。易华伟今日展现出的种种才艺,任何一项放在寻常人身上,都足以名动一方,而他却仿佛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易华伟听了,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笑容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味,似是自嘲,目光落在道路前方一株叶片几乎落尽、枝干虬劲的老树上,语气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