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船内的千年(3 / 8)
星图软件拼出对方的名字,投影在观测舱的穹顶;或者在作物区种下 “情侣标记”,比如两棵并排的番茄苗,用绳子绑在一起,象征 “共生”。
婚姻需要通过 “基因委员会” 审核 —— 不是干涉情感,而是确保船员基因的多样性。比如第七代船员莉娜的祖父(第五代)和祖母(第五代),一个擅长机械维修,一个擅长植物培育,基因互补,审核时很快通过。婚礼仪式很简单:在 “记忆橡树” 下,新人交换 “循环戒指”(用前辈的旧戒指融化重铸),并朗读《乐土宣言》中的 “共生条款”,由船长见证。
死亡则是 “回归系统” 的仪式。船员去世后,遗体不会被抛弃,而是送入 “生物转化器”,转化为生态系统的养分,用于浇灌 “记忆橡树”。每棵橡树下都有一块金属牌,刻着逝者的名字、世代编号和一句话 —— 比如第二代船长莉莉安的金属牌上写着:“她曾说,橡树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地球的回信。”
三、当代船员:莉娜的园圃 —— 微观世界里的使命
航行至第 832 年,莉娜出生在 “生态圈社区 7”,她是第 17 代船员。她的父母都是植物学家,从小她就跟着父母在 “生命回廊” 里长大,对每一株作物的熟悉程度,超过对飞船其他区域的了解。18 岁那年,她正式接手 “三叶区”—— 生态回廊中面积最大的作物区,种植着小麦、番茄、豌豆三种核心作物,负责全船 30% 的食物供给。
莉娜的工作服是淡绿色的,袖口和裤脚都缝着耐磨的补丁,胸前别着一枚 “植物徽章”—— 用小麦茎秆编织的三叶形状,是她母亲传给她的。每天清晨 6 点,她会带着 “神经传感手套” 走进三叶区:这种手套能通过指尖的传感器,检测植株的水分、养分和健康状况,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她手腕上的 “园圃终端”。
她给每一片作物区都起了名字:小麦区叫 “黄金海”,因为成熟时麦穗会在人工光源下泛着金色的光;番茄区叫 “红珍珠”,每颗番茄成熟时都像圆润的珍珠;豌豆区叫 “绿丝带”,豆藤缠绕着支架,像绿色的丝带。她甚至给几株 “特殊植株” 起了名字 —— 比如一株生长速度比其他小麦快 20% 的植株,叫 “闪电”;一颗能结出双色番茄(半边红半边黄)的植株,叫 “晚霞”。
“照顾它们就像照顾孩子,” 莉娜常对实习船员说,“你要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渴,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不开心’。” 比如小麦叶片发黄,不是缺水,而是缺钾 —— 她会调整水培系统的钾含量,同时用指尖轻轻抚摸叶片,“它们能感受到人的温度,真的”。有次 “闪电” 得了锈病,她连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