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船内的千年(2 / 8)

加入书签

    二、中间世代:船内文化的诞生 —— 从 “生存规则” 到 “生活仪式”

    航行至第 127 年,第一代船员仅剩 3 人,飞船进入 “中间世代” 主导期。这些 “飞船之子” 从未见过地球,却在父辈的讲述中,将 “播种者使命” 演化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如同原始部落的图腾与禁忌。

    中间世代的衣服由 “循环纤维” 制成 —— 旧衣物回收后拆解成分子,重新编织成布料,每件衣服的领口内侧都缝着 “世代编号”。比如第三代船员卡娅的蓝色工装,编号是 “G3-042”,意味着这是第三代的第 42 件循环衣物,布料里可能混着第一代玛塔的旧围裙纤维。船员们从不浪费任何资源:食物残渣会被送入 “生物转化器”,变成植物的养分;破损的工具会被拆解,零件重新利用;甚至头发、指甲都会被收集起来,用于检测人体微量元素变化。

    最具仪式感的是 “水的分配”。每天早晨,每个船员会领到 500 毫升 “基础用水”(饮用、洗漱),额外用水需申请 —— 比如植物学家需要更多水灌溉幼苗,需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用途和用量,由 “资源委员会”(由各社区代表组成)投票决定。每年收获节,船员会用 “第一滴冷凝水”(生态系统循环产生的第一滴净水)浇灌 “记忆橡树”,并默念:“感谢水的循环,让我们与地球相连。”

    飞船的维护手册被中间世代改编成 “系统歌谣”,用简单的旋律传唱,方便记忆。比如引擎维护的口诀:“反物质环亮紫光,温度不超三百三;引力推进器转三圈,校准要等星图显。” 这些歌谣由孩子从小传唱,就像地球孩子背诵童谣。知识圣殿的 “活体记忆者”(由云民担任)会定期举办 “知识问答”,比如问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巴西栗树的授粉依赖哪种动物”,答对者会获得 “记忆勋章”—— 用回收金属打造的小徽章,上面刻着对应的知识点图案。

    中间世代还发明了 “系统拟人化” 的说法:把生命维持系统叫 “母亲”,因为它提供氧气和水;把世代引擎叫 “父亲”,因为它推动飞船前进;把生态圆环的故障叫 “生病”,修复叫 “治病”。这种拟人化让冰冷的技术变得有温度,也让船员对飞船产生了 “家庭般的情感”。比如第五代船员阿里在修复生态系统的藻类过滤器时,会轻声说:“母亲,再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治好你。”

    中间世代的爱情大多发生在 “共同工作场景” 中:观测舱的星图前,两人一起标注航道;生态回廊的麦田里,共同收割小麦;维护通道里,互相递工具时指尖的触碰。他们没有地球情侣的 “约会地点”,却创造了独特的浪漫方式 —— 比如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