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崇明三岛(3 / 4)

加入书签

大部分输入国内,不出数年,将会过列强的商品输入。而且,南洋与国内必须联起手来,才能抵抗列强的商品倾销。我想在长兴岛设立进出口贸易公司,修建港口、码头、仓库等设施,将来从南洋来的商品在这里卸货,然后转运至各地。而国内的商品也可在这里装船,运往南洋。如此一来,不用再忍受列强的盘录。”

李平:“这不是绕开了海关么?不等同于国中之国?别说列强会出面干涉,朝廷也不会容许。此事万万不可,还是隐忍点好。

李秉衡总不能直接告诉他满清就要完蛋了,乱世就要开始了,现在修建港口与码头等设施,等到完工把进出口贸易公司办起来差不多快要辛亥革命了,到时候就只要面对列强的压力。

不过,把军舰往长兴岛港口一放。列强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他有极大的把握辛亥革命会照样出现,不会应为历史被改变而受到影响,他并没有对国内的革命活动太多的插手,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四川等地的工业建设。

李平书的态度也暴要出了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个特性,就是妥协性与不够激进,当然,这并不是缺点,而是这个时代特殊的环境造成的。

民族资产阶级生存不易,一旦有稍微好一点的环境与条件,他们就很容易满足,甚至胆小怕事,不希望再有波折。

由于满清与列强的双重绞杀,才逼得他们不得不开始反抗,支持革命组织,更多的为立宪派呐喊助威。

李秉衡并不愿意强求,先行者必定是寂寞的,何况国内的主流乃是立宪派,原本历史上同盟会要等到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后才成为政治主流。眼下由资产阶级支持的立宪派主导着经济与政治活动,不是他可以控制的。

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分化瓦解,拉拢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当然这另一部分人便是异己分子,对将来的国家大业有可能产生反面影响的分子。

不过李平书对在崇明三岛设立商团元练营,并且兴办产业倒是赞同的,“不如我们就将自行车厂与手表厂设立在那里,你不是常说要保护我们的技术吗?那里到真是个好去处,长兴岛上又有现成的码头可以用。”

“怎么?李公已经决意要再一起合作?”李秉衡笑着问道。

李平:“凡是跟你合作的,都是能赚大钱的,我又不傻,从股市里得了些闲钱,不让它变些钱出来

只要找对了人,李秉衡仅需要付出技术,然后开办工厂等所有的事情自有他们去操办忙碌,乐得清闲。

在这中间,他既有经济利益。又与这些实力派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将来可以得到这个网络的支持,实在是笔划算的投资。

即便没有收益,只要他力所能及的。对民族工业能够多帮衬些自己也心安。

尤其是在轻仿工业上,以及与之相关的蚕桑、棉种等农技上,他是大开金手指的。

让他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代中国的科技水平低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水平,一台电机带动的磨面粉机,居然也要进口。

要知道,在后世像他这样的业余之人也能自己包线圈,做一台功率不大的异步电动机出来,其他材料如往钢片等他也可以制造。

目前南洋已经开出冷轧硅钢片技术,冷轧硅钢片的磁性、表面质量、填充系数和冲片性比热轧硅钢片好。并可成卷生产,铁损要低的多。成本也比这个时代的热轧硅钢片要低上许多。

电动机是他重点展的项日。在他看来也是最基本的,虽然这斤,时代的科技还远远不能开出变频器,但是他已经组织了电子技术人员往软启动方向研究。

李秉衡只知道软启动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运用不同的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