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崇明三岛(2 / 4)
洋运过来的旧机器直接就可以拉到打掩护的机械厂安装调试,迅开始生产步枪与子弹。
原本历史上的确只有一二百人是常备的,其余六千多名团员都是业余来练练,并没有多少战斗力。
在李秉衡的盅惑下,李平书等一批富商还是决定拿出股市中的收益。凑了五十万两银子,先供商团所用,日后的再想办法。
“李公,照我说,这支队伍要形成战斗力,还要另外找地方刮练,地方要大,要可以实弹练,子弹的钱我可以出一些。”
“好!”李平书喜上眉梢,“练就是子弹费钱,既然你肯掏钱,那是最好不过。不知你所说的另找地方,我也觉得在这里太招人耳目。太招摇了些。”
“恩,我们的确应该避开洋人与朝廷的耳目,不要使这支队伍夭折了。我觉得崇明岛、长兴岛与横沙岛三个地方就不错。我们的复兴分船厂就在长兴岛,这支队伍可以先往那里一放,既可以予练又可以保护船厂。先在那里修建军营,将来的新轻仿机械公司也可以放在那里。”
长兴岛素有“海上明珠”之称,有良好的建港资源,可利用岸线约三十公里,水深终年不冻,海面开阔。为天然不冻良港,建港条件良好,具备建坏不舟位和规模开大型综合性港口的良好条件。李平书听得长兴岛”想那里偏僻。朝廷的确管不到那里,在那里兴办实业不太理想,但用来练兵倒是蛮安静的。
“也好,不过此事需要与大家商议,想来他们也都怕引起各方关注。背后非议,我看此议应该能成。”
李秉衡笑道:“没关系,他们反对也没用,我已经想好了。在那里近期建设小码头,远期建造大码头。先在那里作为内河近海的转运港口,然后将来连通与华北、东北的海运,把造船岖展起来,带动相关的港口产业,将来作为除了上海港之外的重要补充。”
李平理,仿佛抓住了什么,迟疑着问道:“除此之外,你急着在这里展。是否有其他目的?”
“不错!”见他如此识趣,李秉衡不禁笑了起来。
崇明岛、长兴岛与横沙岛三岛还是片净土,遗世独立,在这里可以进行许多项目的建设,既可以保密。又可以整体规戈守。
初步打算是建立以物流转运为基础的贸易体系,与造船业为基础的船用装备体系,尤其是海洋装备产业。
将来这里还可以驻扎一支海军分舰队,不仅抚住长江入海口,还可以承上启下,就近监视上海。
在这个时代,占住崇明三岛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是经济上与政治上的,而且还有军事上的好处。
横行于长江的各国炮艇,尤其英国舰艇,上海港的那些列强的分舰队,如果不针对这些干扰中国内政的列强爪牙做出部署,那么将来革命爆,甚至收回主权,都会因这些遍布于长江、上海,乃至中国沿海的列强军舰而遭遇重重困难。
列强干扰中国内政的办法无非是扶植代理人或者直接军事威胁,南洋即便在东南沿海建立势力范围,秘密部署海军分舰队,仍然是鞭长莫及,无法第一时间控制中国的精华地带。
上海,无疑是枢纽与关键,而在崇明岛放上几招后手,将会有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这些想法目前还不能暴露出来,只能步步为营,慢慢经营好这个中国第三大岛,而且还是不被重视的重地。
“我们在三岛开当然有莫大的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的民族工业增强与列强抗衡的本钱。”
李秉衡清了清喉咙,理了理思绪。认真的说道:“眼下海关大权操于列强手中,关税要还赔款借款,我们凭什么要向列强交税?不平等的赔款凭什么要我们来还?如今南洋与国内的贸易量逐年激增。南洋的商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