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夫妻论道(4 / 6)
知道那是李琴计划在这里与他论道。
他轻咳一声,笑着拱手道:"
这位道友,贫道张亮,路过此地,冒昧打扰了。
"
女子闻声直起身来,转身面对张亮。
她看上去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明亮如星,透着不寻常的锐利。
她的头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银丝在阳光下闪闪亮。
"
山野之人李琴,见过张道长。
"
她的声音清朗,带着山风般的爽利,"
既是同在山中修行,何来打扰之说?若不嫌弃寒舍简陋,请进来喝杯清茶吧。
"
张亮略一犹豫,便点头应允。
跟随李琴进入茅屋,他现屋内陈设极为简单,却处处透着用心。
墙上挂着几幅精细绘制的植物图谱,墙角整齐摆放着各种晒干的草药,一张粗糙的木桌上摊开着一本手抄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观察笔记。
"
李道友是医者?"
张亮好奇地问道。
李琴一边用竹筒从瓦罐中舀水,一边摇头:"
非也。
我只是喜欢观察自然万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规律、相互之间的关系。
"
她将水倒入陶壶,放在屋中央的火塘上,"
张道长隐居何处?看您气度不凡,想必修行已久。
"
"
贫道在云梦泽西侧的山中结庐而居,已有几十载。
"
张亮接过李琴递来的粗陶茶杯,茶汤清亮,散着淡淡的草药香气,"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老子的小国寡民之说,试图在自身生活中实践那种理想状态。
"
李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哦?愿闻其详。
"
张亮放下茶杯,眼中浮现出向往的神色:"
我理想中的社会,应当如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般,人们黄垂髫,并怡然自乐。
没有战争,没有纷争,老有所养,幼有所托,青年积极向上,各安其分,各得其所。
"
"
这样的社会如何维持?"
李琴问道,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边缘。
"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张亮自信地回答,"
人们回归简朴生活,自给自足,不慕荣利,不争不抢。
政府——如果还需要的话——只需像水一样,润物无声,不强行干预百姓生活。
"
李琴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些许张亮读不懂的深意:"
张道长的理想令人向往。
不过"
她站起身,"
不如我们到外面走走,边走边谈如何?"
两人沿着溪流漫步,山间的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洗涤灵魂。
张亮沉浸在自己的构想中,继续道:"
在我的设想中,这样的社区规模不宜过大,以百户为限。
人们共同耕种,共享收成,按需分配。
没有货币,没有贸易,一切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
"
就像这溪水中的鱼群?"
李琴突然指向溪中一尾正在捕食小鱼的鲶鱼。
张亮皱眉:"
不,在我的理想社会中,不会有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
"
李琴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张亮:"
道长可曾想过,为何自然界中存在竞争、捕食?为何不是所有生物都和平共处?"
"
那是因为它们未得大道,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