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夫妻论道(3 / 6)
原貌,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面铜镜,"
来,再试一次。
不要想着变成什么,而是先学会不是什么。
"
这一次,张亮尝试放空自我,不再强求变化。
奇妙的是,当他停止努力,反而感到某种边界开始模糊。
铜镜中的倒影似乎微微扭曲,五官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
很好!
"
李琴鼓励道,"
记住这种感觉。
就像溪水倒入大海,暂时失去溪水的身份,却获得了成为任何形态的可能性。
"
她开始指导张亮调整面部肌肉,改变呼吸节奏,甚至通过特殊的心法暂时改变体温和皮肤纹理。
"
真正的易容大师连指纹和虹膜都能改变,"
她说着,展示自己的手指——那些纹路竟真的在缓慢移动重组,"
现代科技的生物识别对我们无效。
"
太阳升至正空,林间的光线变得强烈起来。
经过数小时练习,张亮已能做出一些基础变化——让眼角下垂显得苍老,或者挺直腰背显得高大。
但距离李琴那种彻底转变还差得远。
"
不必着急。
"
李琴收起工具,"
这技艺我研习了很长时间。
在山林中,我每天观察竹节虫八小时,学习它们如何完全静止,连呼吸节奏都与树枝摇晃同步。
"
张亮擦去脸上的药膏残余,忽然意识到什么:"
你教我这些,与昨日讨论的社会理想有何关联?"
李琴神秘地笑了:"
一个理想社会不是把所有人塞进同一个模子,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变化、适应——就像森林中的万物,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你的小国寡民设想很美,但缺乏变化的可能性。
"
她指向远处一棵被雷劈过却依然存活的老树:"
看那棵树,它没有固执地保持被劈前的形态,而是以新的方式继续生长。
社会也是如此,需要适应变化的能力。
"
张亮静默良久。
他突然明白,李琴要教他的不仅是易容之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突破固有认知的局限,像自然界那样灵活多变却又不失本真。
"
明日,"
李琴收拾好鹿皮包,眼中闪着深邃的光,"
我带您去看一些真正特别的东西——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证明我所说的并非空谈。
"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在林间小径上拉得很长。
张亮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松动了,就像冬雪初融,虽然寒意犹在,但已能听见地下溪流开始涌动的声音。
他真切的感到丹田世界内部正在生着微妙的变化。
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张亮在李琴身后踏着露水浸润的青石小径,慢慢向山谷深处走去。
他的眼神愈清澈明亮,如同这山间未被污染的溪水。
"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张亮低声吟诵着,手指轻轻抚过路边一株野兰的叶片。
他内心致力于实践老子的理想,试图在自身生活中实现那种小国寡民式的纯粹存在。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被群山环抱的小山谷展现在眼前,谷底有溪水流过,溪边竟有几间茅屋,屋顶的茅草在晨光中泛着金色的光泽。
更令张亮惊讶的是,茅屋前的空地上,一位身着素色长袍的女子正背对着他,弯腰在药圃中忙碌。
张亮停下脚步,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