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夫妻论道(5 / 6)
陷于蒙昧。
"
张亮不假思索地回答。
"
请随我来。
"
李琴转身向山坡上走去,步伐轻盈如鹿。
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林间空地,李琴示意张亮安静观察。
不一会儿,一只母鹿带着幼崽小心翼翼地走进空地,开始啃食嫩草。
突然,灌木丛中窜出一只山猫,母鹿警觉地竖起耳朵,幼鹿立刻躲到母亲身后。
山猫犹豫片刻,最终转身离去。
"
看到了吗?"
李琴低声说,"
若非山猫的存在,鹿群会过度繁殖,吃光所有植物,最终饿死。
捕食者看似残忍,实则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平衡。
"
张亮沉默片刻,反驳道:"
但人类不同,我们有智慧,可以越这种野蛮的生存法则。
"
"
真的可以吗?"
李琴指向远处一棵巨大的古松,"
看那棵树,它之所以能长得如此高大,是因为它周围的幼苗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而死去。
自然界的竞争无处不在,这是生命延续的基本法则。
"
张亮眉头紧锁:"
李道友似乎认为弱肉强食是合理的?"
"
不,我并非在评判合理与否。
"
李琴摇头,"
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生命需要能量流动,而能量流动必然产生竞争。
您的小国寡民理想很美,但一个完全封闭、无竞争的系统,终将因缺乏活力而衰亡。
"
张亮感到一阵烦躁,他多年构建的理想图景正受到挑战:"
那依李道友之见,理想社会应当如何?"
李琴摘下一片树叶,放在掌心轻轻吹走,看着它随风飘远:"
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就像这片森林,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生也有死。
关键在于平衡——不是消除竞争,而是将其控制在健康范围内;不是追求绝对平等,而是确保每个个体都有展的机会。
"
"
这听起来像是为不平等辩护。
"
张亮质疑。
李琴不以为意:"
道长请看那边的蜂群。
"
她指向一棵树上的蜂巢,"
工蜂、雄蜂、蜂后各司其职,看似等级森严,实则每只蜜蜂都在为整个群体的生存而努力。
当蜂群过大时,它们会自然分群,寻找新的栖息地。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理想社会——不是消灭差异,而是让差异在动态平衡中共存。
"
张亮陷入沉思。
他想起自己曾在村庄中看到的情景:最勤劳的农夫收获最多,却也因此招致嫉妒;最懒惰的人依赖他人施舍,最终失去自立能力。
他原以为这是因为人们偏离了大道,但现在李琴的话让他开始怀疑,是否这种矛盾本就根植于生命本身?
"
天色不早了,"
李琴抬头看了看逐渐西沉的太阳,"
道长若不嫌弃,可在寒舍暂住一晚,我们明日再继续探讨。
"
张亮装作点头应允。
夜晚,躺在李琴为他准备的简易床铺上,他听着山间的风声,思绪万千。
几十年来,他第一次对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型产生了改进的想法。
窗外,一只猫头鹰的鸣叫划破夜空,紧接着是窸窸窣窣的小动物逃窜声——自然界永恒的追与逃,生与死,在这静谧的月光下无声上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