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0章 尸易无限(155)(4 / 9)

加入书签

物安全。”

奥马尔馆长快步迎上来,热情地握住林野的手,英语带着浓重的斯瓦希里语口音:“欢迎你们!拉穆岛的‘沙卡莫拉遗址’上周又发现了新的盗洞,虽然没丢文物,但破坏了文化层。咱们先去拉穆镇的工作站,晚上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去遗址,你们的信号检测仪说不定能帮咱们找到挖土党的隐藏盗洞,还能检测出有没有遗漏的文物。”

苏晓跟着奥马尔馆长走向汽车,顺手翻出爷爷的笔记本:“奥马尔馆长,我爷爷在笔记里提到拉穆岛有‘汉瓷遗珠’,咱们这次能找到汉代的文物吗?听说最近发现了疑似汉代的陶片?”

奥马尔馆长笑着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密封袋:“这就是上周在盗洞附近捡到的陶片,上面的水波纹和我在书上看到的中国汉代陶片很像,但我不敢确定,就等着你们来鉴定。拉穆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非洲的重要港口,唐代的青瓷、宋代的青花瓷都有发现,要是能找到汉代的文物,就能把中肯交流的历史再往前推几百年。”

坐上去拉穆镇的汽车,车窗外的热带风光渐渐展开——道路两旁的芒果树、椰子树郁郁葱葱,偶尔能看到穿着彩色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在路边售卖水果,远处的印度洋上,白色的渔船正缓缓归航。奥马尔馆长指着窗外的海面说:“古代的商船就是沿着这条航线,从中国的广州、泉州出发,经过斯里兰卡、印度,再绕过非洲东海岸,最终停靠在拉穆岛,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卖到非洲,再把非洲的象牙、香料运回中国。”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轻轻放在膝盖上,指针随着汽车的行驶微微晃动:“我们的罗盘能检测出土壤中的文物残留信号,哪怕是很小的陶片碎片也能捕捉到。明天去遗址,咱们先检测那些已知的盗洞,看看有没有文物残留,再扩大范围,找找有没有隐藏的盗洞。”

抵达拉穆镇工作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工作站是一栋两层的白色小楼,院子里种着几棵高大的凤凰木,开着鲜艳的红花。奥马尔馆长领着大家走进一楼的文物整理室,墙上挂满了拉穆岛遗址的照片和出土文物的图片。他指着一张唐代青瓷碗的照片说:“这是2018年在沙卡莫拉遗址发现的,碗底还有‘越窑’的印记,是唐代越窑的典型器物,现在保存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明天去遗址的路上可以顺便去看看。”

第二天清晨,车队朝着沙卡莫拉遗址出发。汽车行驶在狭窄的沿海公路上,一侧是茂密的热带丛林,一侧是蔚蓝的印度洋,风景格外优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终于抵达遗址。沙卡莫拉遗址位于拉穆岛的西北岸,大部分区域被沙丘和热带植被覆盖,几处明显的盗洞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那就是最近发现的盗洞,一共五个,最深的有三米多,”奥马尔馆长指着远处的沙丘,“咱们先从最西边的盗洞开始检测,那里捡到了疑似汉代的陶片。”

林野和苏晓立刻拿出便携式信号检测仪,在盗洞周围开始采集信号。当检测仪靠近盗洞边缘时,信号突然变得强烈,屏幕上显示的波形与中国汉代陶片的信号有40%的相似度,还检测出了微量的高岭土成分。

“这里的土壤里有汉代陶器的残留!”林野兴奋地说,“而且有高岭土成分,说明附近肯定有汉代的陶片,甚至可能有完整的器物。咱们在盗洞周围划定一个10米x10米的清理区,小心清理,说不定能有重大发现。”

奥马尔馆长立刻安排队员搭建临时遮阳棚,准备清理工具。苏晓蹲在盗洞旁边,用软毛刷轻轻清理表层土壤,不到十分钟,一块带着水波纹的陶片就显露出来。“这是汉代的硬陶片!”苏晓激动地喊道,“你们看这水波纹的间距和线条,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陶片完全一致,肯定是汉代的文物!”

接下来的三天,林野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