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章 尸易无限(90)(3 / 9)

加入书签

坚定,和当年的林深一模一样。林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充满了欣慰——父亲的事业,自己的事业,终于有了新的传承者。

儿子开学后,林深经常带着他去各个遗址考察。在黑石城遗址,林深指着石台上的凹槽,给儿子讲当年打开塔楼大门的场景;在库车古城,他们一起清理佛寺遗址的沙土,寻找可能遗漏的文物碎片;在莫高窟,儿子跟着修复专家学习壁画修复技术,虽然手上沾满了颜料,却学得格外认真。

这天,父子俩在莫高窟的壁画前停留了很久。儿子指着一幅描绘商队的壁画,问道:“爸爸,千年前的人们为什么要冒着危险,走这么远的路去交流呢?”林深想了想,回答:“因为他们相信,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成就。就像这幅壁画里,中国的丝绸、波斯的银币、罗马的玻璃器放在一起,不是冲突,而是融合。这就是丝绸之路最珍贵的地方。”

儿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让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的融合之美,让文明的火种一直传下去。”林深看着儿子的侧脸,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就在这时,林深的手机响了,是来自伊拉克的消息——尼尼微古城遗址的第一阶段修复工作已经完成,当地文物部门邀请他去参加修复竣工仪式。林深挂了电话,对儿子说:“走,我们去伊拉克看看,看看尼尼微古城重新站起来的样子。”

父子俩踏上前往伊拉克的航班时,林深的背包里放着三样东西:父亲留下的黑石、阿卜杜勒寄来的考古报告,还有儿子刚绘制的尼尼微古城复原图。飞机穿越云层,林深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趟旅程不仅是去见证一个遗址的重生,更是去开启文明传承的新篇章。

抵达尼尼微古城时,修复竣工仪式已经准备就绪。当地的居民、文物工作者、志愿者们都聚集在遗址前,脸上洋溢着笑容。当林深和儿子走进遗址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一位老人将一朵当地的鲜花递给儿子,用阿拉伯语说:“欢迎你们,文明的守护者。”

仪式上,伊拉克文物部门的负责人宣布,尼尼微古城遗址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同时成立“尼尼微古城文物保护学校”,邀请林深担任名誉校长。林深接过聘书,激动地说:“尼尼微古城的重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会在这里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人才,让他们带着对文明的敬畏,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珍贵遗产。”

仪式结束后,林深带着儿子在古城里漫步。修复后的宫殿墙壁虽然还有些斑驳,却透着坚韧;重新归位的雕塑虽然不够完整,却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儿子拿出平板电脑,将AI复原的古城场景与现实中的遗址对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们离复原它的辉煌又近了一步!”

林深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夕阳下,尼尼微古城的轮廓被染成了金色,远处的沙漠在风中起伏,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他知道,丝绸之路的文明保护之路没有终点,还有更多的遗址等待修复,更多的文物等待发现,更多的人需要携手同行。但只要心中有对文明的热爱,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会充满希望。

离开尼尼微古城前,林深和儿子在遗址旁种下了一棵椰枣树。儿子轻轻抚摸着树苗,说:“等它长大,我们再来看看。”林深笑着说:“好,到时候,我们还要带着更多的人来,让他们看看尼尼微古城的美丽,看看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

父子俩的身影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只有那棵小小的椰枣树,在风中轻轻摇曳,象征着文明的希望,也预示着丝绸之路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

尼微古城的夕阳把父子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