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4章 尸易无限(59)(6 / 8)

加入书签

立组织遗址普查。但每次遇到重要决策,他还是习惯来问问吴贤——这位老人身上的执着和经验,是任何书本都学不到的。

正说着,林兰端着药走进来,看到吴贤还在看档案,无奈地说:“吴先生,医生让您多休息,别再操心工作了。您的身体要紧。”

吴贤笑着把档案放在一边,接过药碗:“我这身子骨我知道,活一天就得多做一天事。这些文物就像我的孩子,不看着它们安好,我睡不着啊。”

林兰叹了口气,不再劝他。她知道,吴贤这辈子都在为文物奔波,从战火里抢文物,在废墟上修遗址,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份事业。如今他老了,病了,可这份牵挂却丝毫没减。

这天下午,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老周突然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走到病床前,激动地说:“吴先生,好消息!咱们和日本方面谈妥了,他们愿意归还一批二战时期从中国抢走的文物,其中就有当年从沈阳故宫盗走的《四库全书》抄本!”

吴贤猛地坐起来,眼睛里泛起光:“真的?《四库全书》抄本要回来了?”

“真的!”老周打开信封,拿出一份清单,“你看,除了《四库全书》抄本,还有几件宋代的瓷器和唐代的壁画残片。日本方面已经安排好了运输,下个月就能到北平。委员会想让你去北平主持接收仪式,你看行吗?”

吴贤紧紧攥着清单,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四库全书》抄本是他心头的一块心病——当年日军攻占沈阳时,他没能守住故宫,眼睁睁看着这批国宝被抢走。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四处打听抄本的下落,如今终于要回来了,他怎么能不激动?

“我去!”他毫不犹豫地说,“就算爬,我也要去北平,亲自把这批文物接回来。”

林兰在一旁担心地说:“吴先生,您的身体能行吗?去北平要坐好几天火车,太折腾了。”

“没事,我能行。”吴贤摆摆手,眼神坚定,“这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不能错过。”

为了让吴贤顺利去北平,林兰特意联系了北平的医院,安排好沿途的医疗保障。赵刚也从外地赶回来,亲自护送吴贤——这位当年和吴贤一起在战场上拼杀的老战友,如今依旧像从前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他和文物。

出发那天,东北文物保护队的队员们都来送吴贤。小杨抱着一个锦盒,递给吴贤:“吴先生,这是我们修复好的渤海国金柄铜剑,您带着它去北平,就当是咱们东北文物保护队的一点心意。”

吴贤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金柄铜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剑柄上的花纹经过修复,重新变得清晰。“好,我带着它去,让北平的人也看看咱们东北的宝贝。”

火车缓缓开动,吴贤靠在车窗边,看着外面渐渐远去的遗址,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了当年和队员们在战火里保护文物的日子,想起了百姓们自发帮忙搬运陶俑的场景,想起了那些为了守护国宝而牺牲的战友。如今,那些失去的文物正在一件件回家,那些残破的遗址正在一点点修复,他知道,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经过三天的颠簸,火车终于到达北平。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早已在车站等候,看到吴贤来了,赶紧迎上来,小心翼翼地把他从火车上扶下来,送上早已准备好的汽车。

到了北平的医院,医生给吴贤做了全面检查,确认他的身体状况可以参加接收仪式后,才放心让他休息。接下来的几天,吴贤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和老周等人商量接收仪式的细节。他提出,接收仪式要简单隆重,不仅要邀请文物专家和政府官员,还要邀请普通百姓参加——这些文物是国家的,更是人民的,理应让大家一起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接收仪式当天,北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