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4章 尸易无限(59)(4 / 8)

加入书签

吴贤点点头,目光落在入口旁新立的石碑上。石碑是用之前遗址里废弃的柱础打磨而成,上面刻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地宫入口”,落款是“东北文物保护队立”。“等天气再暖和点,就把之前修复好的陶俑和青铜器挪一部分到地宫里展览,让老百姓能近距离看看咱们的文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得在入口处装个栅栏,再派两个人轮流看守,别让孩子进去打闹。”

正说着,远处传来汽车的引擎声。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遗址门口,下来一个穿中山装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快步走过来:“吴先生,我是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联络员,这是给您的急件,里面有关于海外文物追索的最新消息。”

吴贤接过信封,指尖有些发颤。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封公函和几张照片。公函上说,经过与英国博物馆的交涉,对方同意归还三件从中国东北流失的文物,分别是辽代的银鎏金鸡冠壶、金代的青玉飞天佩,还有一件唐代的三彩马。照片上的文物色泽鲜亮,保存完好,吴贤一眼就认出,那件三彩马的造型和之前在西安见过的唐代三彩马一模一样,应该是从某个唐代古墓里盗走的。

“太好了!”吴贤把照片递给身边的沈文儒,声音里难掩激动,“咱们又能找回三件宝贝了。小杨,你赶紧去通知赵刚,让他准备一下,咱们得派个人去英国接收文物。”

小杨刚跑走,沈文儒就指着照片上的银鎏金鸡冠壶说:“这鸡冠壶是辽代的典型器物,上面的契丹文铭文很罕见,对研究辽代的历史和文化太重要了。咱们得提前准备好恒温箱和防震泡沫,确保文物在运输过程中万无一失。”

吴贤点点头,让队员们推着轮椅回到办公室,开始制定接收文物的计划。他考虑到赵刚有海外交涉的经验,决定还是让赵刚去英国。出发前,他特意把赵刚叫到身边,反复叮嘱:“到了英国,一定要仔细检查文物的完整性,要是有损坏,得及时和对方交涉。还有,运输的时候一定要盯着,不能让文物离开视线。”

赵刚用力点头:“吴先生,您放心,我一定把文物平安带回来,绝不让您失望。”

赵刚出发后,吴贤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的腿已经完全不能动了,连坐着都需要靠特制的靠垫支撑,有时候还会突然咳嗽不止,脸色苍白。林兰每天都会来给他检查身体,劝他多休息:“吴先生,您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文物保护的事有我们呢,您不用太操心。”

吴贤却总是笑着说:“我这辈子都在和文物打交道,一天不看它们,心里就不踏实。再说,还有很多事没做完,我还得看着那些流失的文物都回家呢。”

尽管身体不好,吴贤依旧坚持每天听队员们汇报工作。他让队员们把文物修复的进展、遗址保护的情况都详细告诉他,有时候还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一次,队员们在修复一尊渤海国的陶俑时,对陶俑的彩绘颜色有争议,有人说应该用红色,有人说应该用黄色。吴贤听了,让队员们把古籍里关于渤海国服饰颜色的记载找出来,又对比了之前找到的陶俑残片,最后确定应该用赭石色。队员们按照他的建议修复后,陶俑果然看起来更协调了。

一个月后,赵刚从英国回来了。他不仅带回了三件文物,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英国博物馆同意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会陆续归还更多流失的中国文物。吴贤看着完好无损的银鎏金鸡冠壶和三彩马,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为了庆祝文物回归,吴贤决定在沈阳举办一场文物展览,把近年来追回和修复的文物都展示出来。展览筹备期间,他每天都让队员们推着轮椅去展厅查看,从展柜的高度到灯光的亮度,都亲自把关。他说:“这些文物是国家的宝贝,一定要让它们以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