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无畏擒龙(80)(3 / 9)
都在海风中微微点头——所有地脉节点的景象,像被揉碎的光斑,在活脉碑上空拼成了张完整的星图,图中央的北极星,正对着青铜龙的眼睛。
“是‘脉讯合’!”杨雪莉捧着她的忆脉珠,珠内的越女城影像里,鱼妇们正往竹篮里装新采的莲子,莲子上的露珠滚进篮底,竟渗出星脉城的星屑,“各节点的地脉能量开始互渗了!就像水倒进水里,再也分不出你我。你看这莲子,壳是越女城的,芯却是沉月城的珊瑚色,是合璧后的‘脉融’。”
胖子正帮赵大叔收沙枣,手里的竹筐突然浮了起来,筐底的沙枣核往活脉碑的方向滚,像被无形的线牵着:“胖爷我就说合璧不是结束!这沙枣核要去‘认亲’呢。”他跟着核子往碑前跑,发现所有滚来的核子都往碑底的裂缝里钻,裂缝里冒出的不是土,是星脉城的星尘,“好家伙!活脉碑在长新根,把各节点的种子都吸进去当养分,是要长个子啊!”
王瞎子往碑上的忆脉珠摸了摸,探龙针在他掌心轻轻跳,像在打节拍:“不是长个子,是‘结脉籽’。秋分是地脉的‘灌浆期’,就像麦子要灌浆才能饱满,龙脉合璧后得攒够能量,才能结出‘万脉籽’,籽落在哪,哪就能长出新的地脉。”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各节点的土样混合的“育籽肥”,“二舅爷的札记里画着呢,得用这肥裹着籽,埋在青铜龙的脚下,来年开春就能发芽。”
我们往青铜龙脚下埋育籽肥时,沙枣核在肥里“噼啪”作响,像在生根。杨雪莉突然指着龙爪下的泥土,发现土里冒出些银色的根须,是遗脉岛的牵脉草,“是遗脉岛的地脉在往这儿长!”她往远处的龙涎水望,那里的发光鱼正往草须上吐泡泡,泡泡里裹着越女城的莲子粉,“所有地脉都在往七星砬子聚,就像孩子往娘怀里钻,要在这儿结籽呢。”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各节点的守护者踩着秋分的露水来了。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赶着带崽的母羊,羊羔的绒毛里沾着撒哈拉的日光晶粉;昆仑佛窟的老僧捧着新抄的《地脉通史》,经卷的夹层里夹着南美雨林的地脉鼓皮;连星脉城的观测者都来了,他们背着星核做成的小锄头,说要帮着给“脉籽”松土,“二舅爷说过,万脉籽得用九种锄头松土,每种锄头沾着不同地的土,籽才能长得壮”。
松到第三锄头时,青铜龙脚下的泥土突然隆起个小包,包上的草叶开始变黄,露出里面裹着的金色籽粒,每粒籽都长着八种纹路,与合脉草的叶片如出一辙。“是万脉籽!”杨雪莉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九粒,“对应着九大地脉节点,连新发现的遗脉岛都算上了。”她刚想伸手去捡,籽突然自己跳起来,往各守护者的兜里钻,我的那粒落在手心,竟微微发烫,像揣着颗小太阳。
“是‘认主’呢。”金狼王陵的牧羊人掏出他的籽,上面的狼首纹正在发光,“籽认了谁,谁就得把它带到对应的地脉种下,明年秋分再回七星砬子聚,看看谁种的‘脉苗’长得旺。”他往籽上撒了把沙枣粉,籽突然长出细根,往他的掌心钻,“你看这根,是往地脉走呢,连人的手都能当土,这才是真的‘脉融’。”
我们在活脉碑旁摆了“分籽宴”,用各节点的食材做了九道菜,每道菜都埋着粒万脉籽:七星砬子的黑土裹着籽蒸成窝窝,沉月城的海带缠着籽烧成汤,越女城的莲子抱着籽做成羹……胖子吃得最香,边吃边往兜里塞,说要给遗脉岛的石像带两颗,“让它也尝尝家的味”。
宴罢,各守护者带着籽返程,走时都往活脉碑的裂缝里撒了把自家的土。玛莎的地脉鼓敲得震天响,鼓点里混着所有节点的方言,像场热闹的道别:“明年见啊!带脉苗来比高矮!”
回村时,我发现手心的万脉籽已经长出片小叶,叶尖指向七星砬子的方向。杨雪莉说这是“念家叶”,“不管带到哪,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