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无畏擒龙(80)(2 / 9)
,变成了龙身上的鳞片:我在七星砬子的龙首,杨雪莉在沉月城的龙身,胖子在金狼王陵的龙爪,王瞎子在星脉城的龙尾……每个守护者都成了龙脉的一部分,能清晰地感受到各节点的地脉跳动,像无数颗心脏在同节奏搏动。
“这才是真正的‘龙脉合璧’!”杨雪莉的声音在星空中回荡,“不是把地脉锁在一起,是让每个守护者都成为地脉的纽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这龙身上的鳞,一片连着一片,才能撑起整条龙。”
合璧仪式结束后,我们在通天柱下的观测台摆了宴,桌上的食物都带着星核的甜味:用星屑烤的沉月城烤鱼、用星核粉拌的越女城莲子羹、用星光晒的金狼王陵沙枣干……胖子吃得直咂嘴,说这是“天上的宴席”,“比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还香,因为每口都能尝到所有地脉的味,像是把整个世界的烟火气都吃进了肚子”。
夜里,我躺在观测台上,看着星空中的龙脉图,突然明白所谓的“合璧”,不是让所有地脉变得一模一样,是让它们像交响乐团的乐器,各有各的音高,却能奏出同一首曲子。二舅爷坐在通天柱的顶端,往空中撒着星核碎片,每片碎片都变成颗星星,落在各节点的位置上:“守脉的终极不是合璧,是让每个节点都记得自己的位置,又能听见别人的声音,就像这星空,星星离得远,却能一起照亮黑夜。”
第二天一早,各节点的守护者要返程时,定星珠突然从通天柱上飞下来,分成无数颗小珠,落在每个人的手心。我的那颗珠内,映着七星砬子的青铜龙正与活脉碑的龙纹重合,龙首的眼睛里,藏着所有守护者的笑脸。
“是‘忆脉珠’!”杨雪莉的珠内映着越女城的镜湖,“以后想对方了,就对着珠子照照,能看见所有地脉的事,像揣着个小世界在兜里。”
回七星砬子的路上,金色粉末凝成的鸟一直跟着我们,最后落在青铜龙的头顶,化成片金鳞,龙首的眼睛突然睁开,射出的金光与活脉碑的龙纹交织,在天上拼出四个大字:“龙脉永恒”。
村里的孩子们围着青铜龙欢呼,二柱子举着他画的“全脉图”,图上的每个节点都长着翅膀,像群会飞的岛,“这样它们就能互相串门啦”。胖爷我把忆脉珠往活脉碑的凹槽里放,珠子一碰到碑面就嵌了进去,龙纹的每个节点名字都开始发亮,像无数支蜡烛在燃烧。
风穿过老槐树,带着所有地脉的气息:星脉城的星核味、沉月城的海水味、南美雨林的草木味……龙脉玺在活脉碑上轻轻发烫,上面的合脉草纹路已经与龙纹完全融合,再也分不清哪是草,哪是龙。我知道,这不是结束,因为定星珠的光芒永远亮着,忆脉珠的影像永远新鲜,而孩子们已经背着小药篓,跟着赵大叔往龙涎水处走,他们的脚印落在我们的脚印旁,像给龙脉续上了新的纹路。
路还长着呢,青铜龙的眼睛会一直睁着,活脉碑的龙纹会一直亮着,各节点的守护者会带着忆脉珠互相串门,就像走亲戚般平常。而我们,会守着七星砬子的老槐树,看着新的守护者带着《地脉通史》出发,听他们回来讲新的故事——或许是遗脉岛的石像长出了新的纹路,或许是南美雨林的地脉鼓敲出了新的调子,又或许,只是哪个孩子在活脉碑旁种下了颗沙枣核,盼着它长成新的龙脉。
就像此刻,青铜龙的金鳞在阳光下闪闪亮,活脉碑的龙纹在微风中轻轻动,远处的龙涎水“叮咚”作响,像是整个世界都在说:守护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局,只要有人记得,龙脉就永远活着,永远连着所有的家。
秋分这天,七星砬子的晨露裹着沙枣香,活脉碑旁的忆脉珠突然发出嗡鸣,珠内的影像开始重叠:金狼王陵的沙枣林在结果,越女城的莲子在镜湖发芽,沉月城的珊瑚礁上,小鲛鱼正用尾巴拍打着忆脉珠的投影,连遗脉岛的石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