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2 / 6)
nbsp; 蒙古弓按照弓力分为几个等级,力量最强的超过两百斤,能用这种弓的叫射雕手,一箭能射三百步,百步都能破甲。
但是这种射雕手,蒙古精兵中也是百里挑一的存在。对方两千铁骑,射雕手最多二十个左右。
蒙古军喜欢用射雕手射杀敌军将领。
“保护相公!”数百甲兵护卫齐声呐喊,谨防朱寅被羽箭射到。
蒙古人的箭,最喜欢淬毒。
“吾何惧之!”朱寅拍着骆驼的驼峰,“鞑子虽然善射,终究是插标卖首之徒。”
丁红缨赶紧道:“虎叔还是回中军高车,那里最安全。”
毛文龙和曹文诏也请朱寅回中军高车。朱寅也不坚持,随即下了骆驼,带着黑虎回到高车。
他虽然身上有宝贝小姨子的药,可要是被蒙古人用粪便、腐尸和毒草液泡过的箭头伤到,那也很麻烦。
“嗖嗖嗖一”明军大阵中的数千步兵弓箭手也同时射出大片箭雨,可是射死射伤的蒙古骑兵只有三四十个,因为蒙古骑兵骑在马上奔驰,队形又很散,实在很难射中。
但也不得不承认,明军的箭术普遍比不上蒙古军。蒙古孩子几岁就学射箭,射箭是从小培养的生存技能,汉人怎么比?
明军中的弓箭手,训练几年就算精锐射手了。
初次接战是明军吃了个小亏。明军伤亡上百,鞑子伤亡只有三四十人,伤亡比超过二比一,接近三比一了。
很快,两千蒙古骑兵又呼啸着拉开距离,在明军大阵之后一里地距离重新整队,好整以暇的歇息。
甚至很多骑兵跳下马背,在树荫下纳凉,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毫不畏惧明军骑兵大队来反击。
双方第一次接战就这么结束了。
虽然明军有一万五千骑兵,可无论是戚继光、朱寅,还是李如松,都没有下令骑兵追击的意思。
不用白费力气,因为肯定追不上。
假若明军骑兵能追得上蒙古骑兵,蒙古也不能威胁大明两百多年了。
蒙古人三岁骑羊,五岁骑马。不但骑术天下无双,对马性的了解也绝非汉人可比,是天生的骑兵。同样是骑马,可明军骑兵的速度和耐力始终不如蒙古骑兵。
这也是为何明军面对蒙古骑兵总是被动防守的最大原因。
“哦嚯嚯??”蒙古骑兵眼见明军骑兵停在原地没有追击,都爆发出嘲讽的大笑,耀武扬威的表演着令人炫目的精湛马术。
这一套战术看似简单,却是蒙古骑兵骚扰敌军、疲惫敌军的高明战术,豺群一般非常难缠。
他们仗着来去如风的速度优势,用少量兵力不断侵扰速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