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3 / 6)
不如自己的敌军,持续几天甚至十几天,始终让敌军保持高度紧张。等到将敌军的士气和斗志折磨的差不多了,再一举破阵。
这一套他们用了几百年,屡试不爽,至今没有有效的法子可以破解。
对岸的真相、阿云等蒙古贵族,顿时露出“不过如此”的表情,不禁放心不少。
朱寅和戚继光又如何?他们率领的兵马也就这样了。
朱寅和戚继光看着两翼洋洋得意,纵马?喝的鞑子骑兵,神色平静如水。
不急,这才哪到哪?先让鞑子得意得意。
刚才反击时,戚继光没有下令用火器,当然也是无奈之举。
这次明军携带的火器,无论是鸟、三眼铳、火箭,还是弗朗机炮、虎蹲炮,刚才都不适合使用。
蒙古骑兵长期和明军作战,早就学会了如何克制明军的火器。一是尽量散开队形。二是妥善保存干燥弓弦,选择雨天作战。三是引诱明军轻易开火,消耗明军火药。
明军火铳、火箭射程有限,五十步的距离很难破甲,准头又差,发射频率又慢,对付稀疏分散的移动骑兵,杀伤力还不如弓箭靠谱,多是平白耗费弹药。
弗朗机炮和虎蹲炮的射程是足够了,杀伤力也足以长距离破甲。可也不适合对付这种队形很散的骑兵。就算几百门火炮一起轰击,消耗一大车弹药,也打不到几个骑兵,太不划算。
而且火器是用寿命的,发射此数多了就会报废、炸膛。
何时使用火器,适合使用什么火器,都是有讲究的,要用在刀口上。
换句话说,明军火器对胡人如果真的那么有用,也没有后金和满清了。
戚继光不禁暗叹一声,他想到了海外八旗的火器。
那是朱寅在了解洋夷的火器后,研制出来的新火器,比洋夷的更加厉害。
如今的靖海军,装备的就是新火器。
要是大明都是这种新火器,那么就再也不惧鞑虏的骑兵了,大明就能主动彻底压制鞑虏。
可惜,这只是个幻想。
戚继光曾经思考过,要不要在明军中引进岱山的新火器。但思考的结果是,不能!
这些年的遭遇,让他的心态改变了很多,对现实看的更透彻了。对朱寅的身份,他也有了猜测。
大明的痼疾不解决,就算拥有先进的火器,也改变不了什么。
新火器的工艺谁都能掌握。最后倒霉的是海军,占便宜的却是当道的腐朽权贵。
再说,制造新火器需要上好的钢铁和上好的匠人,需要慢工出细活,不计成本出好货。用雅虎和采薇的话说,这是一整套体系,贪腐横行的朝廷根本做不到,好经也会念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