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郭公平叛(3 / 8)
弼与王思礼部未受折损。
史思明不敢穷追,带军退守沙河。
邺城之战结束,唐军损失过半。
鱼朝恩为摆脱罪过,便向肃宗皇帝上疏,状告郭子仪临阵逃脱。
李亨念及郭子仪大功,亦难见罪,只得诏命撤其元帅之职,以李光弼取而代之。
双方大战,一胜一负,亦且各有折损。
反倒是邺城之中安庆绪,未出一兵一卒,成为坐山观虎斗者。
大战结束,守城军将来报,唐朝及史思明大军皆撤,城外一片战后狼藉,无人清理。
安庆绪大喜道:尔等全军出城,到战场上拣拾军资,休等史思明前来抢夺战利。
诸将闻言猛醒,急出邺城而来。
大搜官军溃散之后遗留营地,果然得到大批粮食,并军需辎重堆积如山,不计其数,运回城中。
安庆绪命人盘查检点,回报所得之粮,足支城中军民食用半年有余。
既然有粮,安庆绪便高坐无忧,全忘了当初请求史思明出兵时,所许以帝位相让之诺。
史思明在滏阳驻兵多日,不见邺城中动静,遂派人入城,对安庆绪严词谴斥,责其背约,欲来兵攻打。
安庆绪复又害怕,厚赏来使,另遣使与其同回滏阳,表示愿对史思明称臣。
史思明闻说称臣而非让位,不由大怒。
略一思索,又换作一副笑脸,便回信安庆绪,说愿改称兄弟,且请安庆绪前来歃血立盟。
安庆绪览书,这才将一颗惊悚之心安放到肚里,感激莫名,便率其四弟及部下孙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前来滏阳约盟。
史思明闻报安庆绪亲自前来,大笑出迎,与安庆绪携手揽腕,同入宝帐,设宴相待。
安庆绪见史思明如此,自是如沐春风,谈笑自若,复拿出旧日皇帝体态,颐指气使,飞杯传盏,逸兴横飞。
不料酒过三巡,史思明却将面目反转,立刻换了态度,喝令部下:与我拿下!
侍卫闻声而动,如狼似虎,将安氏兄弟及孙孝哲等随臣从席上踢倒掀翻,揪到帐下。
安庆绪此时方才清醒过来,哭求饶命。
史思明冷笑道:似你这弑父之贼,何必求活?我可看在往昔情份,饶你全尸便了。
乃命以毒酒灌下,赐死其五兄弟;将孙孝哲、崔乾佑、高尚等推出帐外,全部处斩。
史思明既杀安庆绪,遂带兵进入邺城,收降安氏遗众,将城中守兵尽皆收为己有。
然后留己子史朝义驻守邺城,自己率军返回范阳。
安庆绪临死时方悟,原来坐收渔利者并非自己,而是史思明。
字幕:唐乾元二年五月,史思明复其国号大燕,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
史思明既然称帝,遂下诏旨:立正妻辛氏为皇后,封世子史朝义为怀王,周挚为宰相、李归仁为将军,改称范阳为燕京。
消息传至长安,肃宗李亨大为惊怒,始悔当初收复两京之际,只顾迎回太上皇,未曾及时调集诸路兵马,直捣范阳,殄灭余寇,复又养成贼势,至有今日。
镜头闪回,补叙唐明皇李隆基回銮之事。
唐肃宗至德二年,安禄山被杀,安庆绪出奔河北。
李亨便遣使西去成都,迎接父皇玄宗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内,称太上皇。
玄宗虽然回銮,但亦知江山如昨,社稷非旧,于是不再过问政事,只在兴庆宫与大明宫间悠游,独自怀念往事,感伤贵妃。
此时贴身侍卫,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
另有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闲时陪伴娱乐。
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耿耿于怀,自从成都回来,即派人前去马嵬驿祭悼。
后来又欲隆重改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