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郭公平叛(2 / 8)
可下。
邺城既陷,范阳便为孤城,岂能持久?如此安、史两路贼军各自为战,尾不能兼顾,我既可一战而定河北,逆贼可擒也。
话音未落,郭子仪率先点头称赞,其余各路节度使亦都唯唯喏喏。
鱼朝恩面色铁青,暗中切齿。
直待众议息了,这才勉强含笑说道:李节度乃常胜将军,所言自是有理。
非是洒家不从将军高见,实乃皇帝陛下临行有旨,命我等定要先拿下邺城,然后挥师北上范阳,将河北之地叛乱全部平息。
陛下实是如此吩咐,列位休怪!
此话既出,九大节度使各无别论。
于是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将近半年,各不用命,空费粮饷。
安庆绪既不出战,唐军也不攻城,史思明自然也无需前来相救。
三军每日狩猎嘻戏,便如野游露营。
值此中原凋蔽,斗米万钱之秋,也亏得鱼朝恩肯费朝廷钱粮,徒养大军于此。
直到来春正月,唐军仍然无法攻下邺城。
眼见春水渐涨,有人向监军大人献筑坝截流、决水淹城之策,鱼朝恩大喜从之。
于是命在城外挖了三条河道,同时筑坝屯集漳水,全部从三条河道灌入邺城。
邺城果然被大水淹没,瞬间成为一座绝望之城,城中大乱。
唐军诸将由此大喜,鱼朝恩自也得意非凡,命令准备槛车囚笼,预备破城之后押解安庆绪入京请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光弼见此,便来向鱼朝恩请战,建议分兵进逼魏州,先击破史思明南军。
鱼朝恩已觉胜券在握,不肯采纳。
二月,城中大水渐退,唐军围困邺城不下,已是师老势屈。
便在此时,形势突变。
史思明突然出手,引军而出,节节向唐军逼进。
挨到三月初六,鱼朝恩见大水已退,实在不能淹死邺城叛军,只得下令二十万唐军撤围北移,布阵于漳河之北,寻找史思明北路军决战。
史思明休整半年有余,此时便如下山猛虎,亲自上阵,命大军驻于邺城北五十里之外,安营下寨,厉兵秣马,预备决战。
却不急于列阵搦战,只是派遣兵将轮番而出,开始频繁骚扰唐军水上粮道,采用游击战术,分成若干小股部队,此出彼入,不断偷袭。
鱼朝恩对于此种骚扰自是不放在心上,分别命令九大节度使轮流护粮,但亦只限于疲于奔命,对燕军无可奈何。
眼看唐军对小股部队骚扰已经习以为常,史思明便知决战时机已到。
因命李归仁驻军漳河以北,以牵制唐军主力;暗自精选五万骑兵,亲自带领,绕行上游东侧,强行冲入唐军阵营。
唐军以为史思明大军在北,此必又是小股游击人马,于是不以为意。
九大节度使虽然皆是久经战阵之将,但因不相统属,又恐擅自出兵得罪了监军大人,竟然无人前去围攻阻击这五万燕军骑兵。
史思明率五万骑兵如入无人之地,迅冲垮唐军连营,致其阵型大乱。
东面正是郭子仪营盘,虽陡遭攻击吃亏,但郭子仪毕竟是天下名将,急忙组织反击,两军陷入胶着混战。
另外八大节度使闻听东营喊杀连天,知是燕军来袭,于是各出精锐,前来增援。
可煞作怪!
便在此时,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天色昏暗如夜,沙暴扯天连地,士兵对面不能见人。
此时旗号衣甲无法分辨,交战双方乱成一团,完全不分敌我,甚至自相残杀。
战够多时,沙尘稍息,郭子仪急令鸣金,先带领本部军退出战团,并命撤回河阳,以防史思明趁乱反扑洛阳。
唐军各部惨败,相继引还,只有李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