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渔阳鼙鼓(5 / 9)
四年起兵范阳,扯旗反唐。
字幕:天宝十四年,仲冬十一月,初六日。
安?山借口奉玄宗密旨,讨伐逆臣杨国忠,征大军十五万,祭旗出征。
三声炮响,一通鼓罢,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出于范阳城外扎住大营。
次日击鼓升帐,分兵遣将,决定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分拨职责已毕,向南逶迤而行。
当时大唐建国近一百四十年,天下承平日久,满朝文武不习战事,百姓不闻征鼓之声,徒闻安禄山叛乱爆,朝廷一片动荡惧怕。
玄宗李隆基初闻边报,以为又似杨国忠前番蓄意诬谄好人,犹自不信。
这一日黄门监忽报,有河北使者司兵参军李平自平原郡而来,奏报军情重事。
玄宗急命宣进,李平跪倒丹墀,山呼万岁:末将奉平原太守颜真卿大人之命,特来密报陛下,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已反。
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被颜真卿大人严防固守,尚且未失。
请陛下急各镇兵马,前往平叛为要,勿使叛军渡过黄河,危及两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宗闻说河北诸郡俱失,不由吓了一大跳,复又细览奏表,大怒道:河北二十四个郡,便是十日陷一镇,也需要八个月方能俱下。
除此颜太守外,难道就再无一个忠臣乎?
李平闻此,无言可答。
玄宗又问众臣:孤不知颜真卿竟如此忠贞体国,胆色过人。
其乃何等人耶?
便有吏部郎官奏道: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郡临沂县。
乃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开元二十二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因不能胜任,被贬为平原太守,以至于今。
一边说着,却偷偷看了宰相杨国忠一眼,便此打住。
玄宗由此猛悟:何谓不能胜任?必是颜真卿得罪了国舅权相杨国忠,方被贬黜外任。
于是又问李平:卿且详细奏来,那颜太守既在安禄山辖区为官,又怎生筹备城防以抵御叛军,而被逆贼不觉耶?
李平奏道:平原郡本属范阳节度史辖区,颜太守固然不敢公然修整战备,以抗反贼。
当时安禄山谋反迹象已显,颜太守不欲从贼,便假托境内阴雨不断,多处城垣坍塌,报与节度使司;一边以此为借口,乃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
表面上却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
安贼信以为真,认为颜太守乃是个书生,不足忧虑。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之时,平原郡本有三千静塞兵,太守又增招士兵万人,派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任用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将,分别领军。
安贼叛军南来,太守在城西门犒劳士兵,慷慨流涕陈词,全军感奋。
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韦、邺郡太守王焘亦各领军前来归附相助,故保城池不失。
玄宗点头慨叹,即命李平回平原。
同时下诏,遣使赍往渤海郡,命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渡河援助平原郡。
李平叩拜谢恩,与信使同出殿外,各自上马分头而去。
玄宗遣使出京,余怒不息,复下诏令,诛杀安禄山在京长子安庆宗。
并命打开府库,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将,一路招募商贩为军,出京东出洛阳,抵抗叛军。
那些商贩走夫及无赖少年,眼里只有金银绸缎罢咧,济得甚事?一路摇摇摆摆出城,一个个盔歪甲斜,便是长安百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