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渔阳鼙鼓(4 / 9)
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之故也。
陛下不如任用蕃将,其雄健骁勇,且能效死,此所谓以蕃制蕃,则夷狄何愁不灭,朝廷何愁不安!
玄宗因偏信于他,故而准奏,因令安思顺代为统领节度,提拔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胡人为各镇节度使,使掌兵权。
李林甫奏请胡人为大将者,无非是因胡人没有入朝为相资格,不能与其争位夺权。
其小人自私之心,竟至于斯!
字幕:安禄山本名扎荦山,生于辽东营州,父乃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巫婆。
安?山父亲早死,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
开元初年,突厥族破落离散。
扎荦山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安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长大成人,通晓六国语言,故为牙郎。
开元二十年,安禄山偷羊被抓,幽州节度张守珪欲乱棍打死。
安禄山高叫道:大人不欲消灭二蕃族耶?为何要杀斗士!
张守珪见其形体魁梧,语言豪壮,遂命释之,使与同乡史思明为哨兵,并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三十八岁,始任平卢兵马使。
天宝元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可到朝廷上奏议事。
此时安?山已经四十岁,方才得入朝堂。
天宝三载,安禄山四十二岁,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
采访使张利贞、黜陟使席建侯常受其贿赂,屡在玄宗驾前为其美言,说其公正无私;裴宽离职,李林甫又极力推荐安禄山之能,玄宗愈加宠信。
安禄山乃投玄宗所好,请为杨贵妃养子,玄宗大喜准奏。
此后安禄山每次进宫朝见玄宗,都必先拜望杨贵妃。
唐玄宗奇而问之,安禄山则答:臣乃胡人,便依胡人规矩,向来母前而父后也。
玄宗闻奏愈加高兴,乃命杨铦以下杨家兄妹,皆同安禄山结为兄弟。
天宝六年,安禄山提拔为大夫,呼李林甫为十郎,奉之如神。
安禄山肥胖,体重三百三十斤,而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动若旋风。
玄宗到勤政楼理事,每于座旁竖金鸡羽屏,左置木榻令安禄山宽坐,类若二圣同朝。
天宝十载,安禄山进宫朝拜唐玄宗,请任河东节度,唐玄宗准奏,又以皇太子之女嫁与其长子安庆宗为妻。
于是安禄山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借助杨贵妃之宠,所有奏请无有不应。
右相杨国忠妒忌安禄山夺宠,以为不能共存,于是多次进言,说安禄山定会叛乱。
天宝十二年,玄宗派中官辅趚琳去范阳,侦察安禄山反状。
趚琳受了安禄山贿赂,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
杨国忠不肯甘心,又对唐玄宗奏说:陛下若召禄山进京,定不会来。
玄宗下令召见,安禄册却早已得到信息,昂然进宫面圣。
屡次三番下来,玄宗遂对杨国忠起了疑心,不信其奏。
次年正月,安禄山到华清宫见驾,乘机哭道:臣本外族,蒙皇上越级提拔,以致为国相所忌,欲要杀我。
此一着以退为进,果使玄宗上当,遂封安禄山左仆射,纵其回到范阳。
安禄山又自请为闲厩使、陇右群牧,命心腹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夺取张文俨马牧之职,暗选好马良骥,以充精骑,只待起兵反唐。
此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定会将进谏者捆绑起来,送交范阳。
安禄山本有反心,又被宰相杨国忠所逼,为求自保,且受部下蛊惑,遂于天宝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