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集 兵夺玄武(5 / 7)

加入书签

二十六日,武则天卒于洛阳上阳宫,年八十二岁。

遗制去除帝号,称为则天大圣皇后。

画外音:神龙玄武门之变,虽云废周复唐,终是以母传子,与改朝换代不同。

况武则天临终自愿去除帝号,并与夫君高宗李治合葬乾陵,故此终唐之世,李氏历代嗣君对此位武皇太后尊之不衰。

执政五十载,称帝十五年,并于死后复为唐朝国母,武则天实可谓天下惟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按下武皇天后驾崩,再说中宗李显治国。

神龙元年冬,西域昭武九姓有使者来京,朝拜大唐上国。

据说昭武九姓本为月氏部族,由粟特国分裂而成。

月氏人原居祁连山北之昭武城(今甘肃张掖西北),因受匈奴压迫西徙,杂居今中亚之锡尔河之南至阿母河区域。

其中康、安、曹、米、何、史、穆、漕、钹汗、乌那曷、伐地十一部落诸国,皆以昭武为姓,故合称“昭武九姓”

唐初诸国都求内附,以抗大食,高宗分置诸都督府,以国王为都督。

其它大小各国或册立为州,由唐朝任命国王为当地州刺史。

安西大都护府成立,四镇、九姓及八都督、十六府州均隶属之。

昭武九姓地处中亚,道远阻隔,加以吐蕃、突厥为梗,来朝不依其时。

神龙元年,伊拉克总督哈嘉智遣将入侵九姓国,九姓东奔内附。

庭州都护遣使入奏,说突骑施部可汗乌质勒自遣子遮弩入见,归附天朝以来,一直开疆拓土,至今领地东北与突厥默啜为邻,西南与西域诸胡相接,东南至西州、庭州,以及斛瑟罗旧地,皆归其所有。

唐中宗闻奏,只得承认其既成事实,乃诏封乌质勒为怀德郡王。

当时郭元振由凉州都督迁任安西大都护,与乌质勒推诚相处,融洽无间。

乌质勒虽然雄心壮志不减,此时已经年老,当年威风已是锐减。

适逢天降大雨雪,郭元振率数骑随从冒雪来访,亲赴乌质勒牙帐与其议事,立于帐前沐雪共语。

二人因交谈甚欢,竟忘记天气酷寒。

郭元振立于雪中足不移步,因仗身强气壮,内功精湛,亦未觉天冷时久。

谈至傍晚,郭元振策马踏冰返回营寨。

乌质勒拱手道别,送出百余步而回。

甫入牙帐,被帐内热气一扑,便不由打个寒噤,登时跌倒,不能起身。

原来不觉之间,已被寒气浸入骨髓。

于是油尽灯枯,当夜病卒于帐中。

亲兵报予乌质勒长子娑葛,诉说郡王暴崩。

娑葛闻说父死,便疑是被郭元振毒害,由是大怒,就此勒兵将攻唐营。

消息传至唐营,副使解琬大惊,便劝主帅:娑葛来意不善,万难抵敌。

乌质勒猝死,大帅无以自明,枉死无益,不如趁夜逃去,复遣使再向娑葛说明其父死因,是为上策。

郭元振道:我以诚心待人,何所疑惧?且今深入寇庭,逃将安归?

遂坚卧其营,若无其事。

明日素服往吊乌质勒,恰好路遇娑葛引兵前来,于是从容上前相见,并问:惊闻我兄昨夜仙去,前来相吊,贤侄不在家治丧,至此何为?

娑葛不料郭元振竟敢孤身前来,遂疑父死与其无关,顺口答道:侄必知叔父前来吊祭家父,为示恭敬,故前来迎接。

郭元振乃随其进入牙帐,修吊赠祭,痛哭甚哀,并滞留牙帐数十日之久,襄助治理丧事。

娑葛感其仁义,不但尽释嫌疑,更遣使进献良马五千,驼二百头,牛羊十余万具。

十二月二十八日,唐中宗下诏,以娑葛为愠鹿州都督,袭封怀德王。

神龙二年春正月,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