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集 兵夺玄武(6 / 7)
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平章事。
更下制命:太平、长安、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许开府,设置官属。
字幕:太平公主乃高宗之女,武后所生;长宁公主乃中宗之女,韦后所生;安乐公主亦中宗之女,韦后所生;宜城、新都、定安三公主亦中宗之女,非皇后所生。
金城公主乃章怀太子之孙,雍王李守礼之女,以将出嫁吐蕃,特置司马。
当时张柬之等五王虽罢政事,然仍居京城,每于朔望之日入朝。
武三思等人不自安,必欲尽出之于外。
因先奏请将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贬出京师,分别出为滑、洺、豫三州刺史。
复将崔玄暐贬为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又改任梁州刺史。
张柬之自请返归襄州养病,中宗从其所奏,使为襄州刺史,不知州事,给以全俸。
神龙二年三月,复左迁敬晖为朗州刺史、桓彦范为毫州刺史、袁恕己为郢州刺史、崔玄暐为均州刺史。
更以刑部尚书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叙入皇后宗族家谱。
因此之故,韦巨源便成皇后心腹重臣。
中宗复位,佛道双举。
神龙二年春,诏命将慧范法师等九名僧人并加封五品官阶,赐爵郡、县公;又将史崇恩等三名道士亦加五品阶,除任国子祭酒、同正等职;佛门居士叶静能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和尚道士齐聚朝堂,位列缙绅,可谓是千古奇观。
更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官二十人,要求识治道、无屈挠者为十道巡察使,委以察吏抚民,荐贤审狱重任,每二年一换,按其功过而升降进退。
十道巡察使中,有易州刺史姜师度、礼部员外郎马怀素、殿中侍御史源乾曜、监察御史卢怀慎、卫尉少卿李杰等一众名士,皆都入选参预其事。
中书令韦安石罢为户部尚书;户部尚书苏瑰升为侍中、西京留守。
安东都护唐休璟,于神龙革命后便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又加特进、尚书右仆射。
当时河北之地水灾爆,唐休璟两次上表朝廷,请求引咎辞职,未被允许。
不久改任中书令、京师留守、又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神龙二年,唐休璟上书要求致仕退休,中宗因其年过八十,下诏准奏。
未料唐休璟只是虚辞以让,其实不愿引退,更为求加官进爵;未料一奏便准,由此弄巧成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说少府监丞宋之问,当初及弟兖州司仓宋之逊皆坐附会张易之,被贬岭南蛮荒之地。
因难耐彼处荒寂,兄弟二人就便逃归东都;宋之问藏在好友张仲之家中,宋之逊匿于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府内。
王同皎身为光复李唐功臣,疾恨武三思及韦后弄权,每与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好友言及,辄必切齿痛骂。
宋之逊每于帘后廊下闻之,便将此事复告于兄长宋之问。
宋之问笑道:只说我兄弟再无出头之日,未料如今大功从天而降,复又柳暗花明。
王同皎,此全是你自寻死路,则休怪某恩将仇报!
于是便写成一书,并将好友张仲之等人姓名罗列其上,遣弟子宋昙及外甥校书郎李悛,另有好友抚州司仓冉祖雍,偷向武三思告王同皎谋反,欲以此立功自赎。
冉祖雍乃夔州云安人,名士冉实之子,进士及第。
向与宋之问及王同皎交好,但官场蹭蹬,不得迁升。
此时因受宋之问指使,更为求升官财,故此自愿随从宋昙自告密。
武三思见书大怒,因唆使宋昙、李悛、冉祖雍投书铜匦密告:王同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