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 金蝉脱壳(3 / 8)

加入书签

王衍之弟。

因王氏家园所在琅邪郡正为司马睿封国,故此自幼熟知,私下往来不绝。

王导为人识量清远,每劝司马睿道:朝廷多事之秋,殿下宜早离洛阳,寻机回归封国,不宜久留子身侧,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司马睿深以为然,只是恨无其便。

东海王司马越挟惠帝亲征邺城之时,司马睿二十九岁,以宗室之亲奉命随驾。

至惠帝被张方劫掠入邺,司马睿便在其中,得随惠帝进入邺城。

东安王司马繇自流放之地还归封国,见亲侄司马睿到来,自然亲热至极,常邀入府中饮宴,以叙伦之乐。

不料一夜之间,变起俄顷,司马繇竟因一言获罪,致亡其身。

叔父被司马颖暗杀之时,司马睿正随侍子,丝毫不知。

亏有东安王家仆因躲于茅厕中得免其难,待成都王侍卫去后,便急来行宫找到侄少爷司马睿,报以老爷被杀凶信。

司马睿既悲且惧,暗道:此时成都王尚未念及于我,若使想起,难逃被杀之祸!

王导素常所劝,实为金石良言。

不如趁夜出城,到洛阳接得家眷,便归琅琊故国。

计议已定,便立刻动身,率领四个随从,骑马出城而去。

闪回结束。

主仆五人奔逃一夜,次日巳时至于河阳渡津。

司马睿心急马快,率先来至渡口之前,便要寻人打听,雇用渡船。

此时津吏已得成都王通缉令旨,专门缉拿过河的宗室皇亲。

忽听马蹄声响,抬头看时,见来者哥作贵介打扮,疑是被通缉皇亲贵戚,于是上前止住,便要仔细盘问,预备缉拿。

司马睿见津吏持械而来,未知何故,一时手足无措。

随从宋典从后面骑马赶至,见少主势窘,突急智,上前以马鞭轻敲其背,故作取笑:张舍!

官家今日禁止贵人渡河,你一个商家子弟,亦有幸被拘问耶?

司马睿得其提醒,立刻明白,笑道:宋兄笑了。

我一个做生意的,官家拘问我何来!

关吏闻来者只是有钱庶家子弟,果然大意,听之而去,不复盘问。

司马睿于是拿出钱财,求得渡船,到达对岸,刚放亮。

主仆五人由此驰入洛阳,急回府宅,迎接母亲夏侯氏太妃出离京都,绕行道回到琅琊封国,逃脱大难。

司马睿之事,就此按下不提。

镜头转换,按下司马睿,复王浚。

王浚、司马腾起兵声讨成都王,分兵两路,一自并州,一自幽州,各向邺城进。

成都王闻报大怒,遂命幽州刺史王斌率兵迎担

王斌奉了成都王之命,前往并州迎敌,一路赫赫扬扬,耀武扬威。

细作探知邺城兵来,飞马报与主将。

王浚笑道:王斌这厮乃是一勇之夫,又不熟识此间地理,今恃勇前来,我破之必矣。

于是暗遣部将:你等兵分两路,分别埋伏于山谷两侧,待我亲自迎战,将其诱入谷郑只听鼓角为号,三面夹击,不得有误。

部将应诺,分别埋伏去讫。

时近黄昏,王斌兵至,欲待扎营造饭。

却听一听炮响,王浚带领三千老弱残兵,呐喊冲杀过来。

王斌急令诸将上马,列阵迎担因见对方兵少,且又队伍不整,于是笑道:慈兵马,也敢与成都王为担众将官,不需扎营矣,待击败此贼,再进晚餐!

众将奉命,各自纵马,杀入敌阵。

两军稍一接触,王浚兵便即大溃,回马便逃。

王斌一马当先,在后穷追不舍。

两军一逃一追,待得进入山谷,色已经全黑,四面漆黑,如同墨染。

王浚在马上一声呼哨,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