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集 火烧连营(2 / 7)

加入书签

将军朱然为右都督,克日起兵。

孙桓领命,引军屯于宜都界口,令朱然领水军结营江上,以拒蜀兵。

蜀将吴班探知孙桓在宜都下寨,飞奏汉帝。

刘备已到秭归,闻奏大怒:孤闻迫我弟关云长者,便有朱然、孙桓。

量此儿,安敢与朕相抗!

遂命关兴、张苞:引五千虎卫军,前去相助先锋吴班破担

二人拜辞刘备,即至宜都会合吴班,一同进兵,列成阵势。

孙桓听知蜀兵大至,合寨多起,引军出迎。

两阵对圆,令李异、谢旌出战。

交手不过十余合,关兴大喝一声,将李异一刀斩了;张苞抖擞精神,一矛刺死谢旌,孙桓大败。

吴班引张南、冯习驱兵掩杀,满山遍野皆是蜀兵,吴军四散奔走。

张南、冯习向主将献策:吴兵势败,正好乘虚劫寨。

吴班采纳二人之计,令关兴、张苞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以当朱然水军上岸来救;当夜自引冯习、张南,分兵三路,直杀入孙桓寨郑

孙桓未及防备,吴兵大乱,寻路奔走。

朱然在江上见孙桓旱寨火起,遣部将崔禹领兵来救。

忽闻山谷中鼓声大震,关兴、张苞伏兵大起,两路夹攻。

崔禹左冲右突,终被张苞生擒。

吴国水军大败,残兵逃回江郑朱然听知危急,将船队往下水退走五六十里。

孙桓亦被吴班动了营寨,引领败军逃走,直至彝陵,坚守不出。

吴班等引蜀军追至,将彝陵城四面围定。

遣关兴、张苞押解崔禹,到秭归献捷。

刘备大喜,传旨将崔禹斩却,大赏三军。

自此威风震动,江南诸将无不胆寒。

吴王孙权闻孙桓兵败,令人求救,不由大惊,即召文武商议。

张昭奏道:江东旧将虽多物故,然尚有十余人在。

可命韩当为将,周泰为副,潘璋为先锋,甘宁为救应,以拒刘备。

孙权依奏,即吴王符节,遣使去各营征调诸将。

不数日诸将齐至,唯报甘宁患痢疾病重,已于上月亡故,未及报哀书至京。

孙权痛惜异常,遂命潘璋兼领甘宁部众。

韩当、周泰、潘璋三将辞了吴王,各引本部兵马起行,来彝陵相救孙桓。

刘备闻报吴主又援兵,引军直至猇亭,大会诸将,分军八路,水陆俱进。

韩当、周泰听知刘备御驾来征,抖擞精神,引兵出迎。

两阵对圆,见蜀营门旗开处,刘备自出,黄罗销金伞盖,左右白旌黄钺,金银旌节,前后围绕,威势赫赫。

韩当纵马上前,高声叫道:陛下今为蜀国之主,何自轻出?倘有疏虞,悔之何及!

刘备骂道:汝等吴狗,伤朕手足。

孤誓不与孙权共立地之间!

将手中马鞭一举,令张苞、关兴出马,冲突吴兵。

韩当见对面出来两个年轻后生,不以为意,遂使部将夏恂及周泰之弟周平迎战。

不过十余回合,张苞大喝一声,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马。

周平措手不及,也被关兴一刀斩了。

韩当、周泰慌退入阵,刘备令蜀兵一齐掩杀,吴兵大败。

潘璋见前军已败,急挥后军接应,与韩当、周泰收聚败军,各分头守把。

刘备屡战屡胜,由此威声大震。

江南之人尽皆胆裂,日夜号哭,怨恨吕蒙。

吴王孙权连闻前线败讯,忧心如焚。

此时忽又接长沙太守步骘来报,武陵郡百越接受蜀汉马良招降,蠢蠢欲动。

孙权益惊,急任命步骘驻守益阳镇之。

步骘领命上任,率部迅平定武陵、桂阳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